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摄
9月21日,“刺桐传薪:世遗文脉的当代对话”系列主题活动第3期走进泉州清源山老君岩,以“老君的千年凝视与当代回响”为主题,以清源山老君岩造像为核心展开专业解读,让市民从“听客”变“参与者”,深度沉浸于世遗文脉的交流与传承中。
作为中国现存最大、年代最久的老子石刻圣迹,清源山老君岩造像承载着泉州多元文化记忆与中华哲学智慧。本期活动以“石上春秋”为脉络,追溯宋代泉州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语境,解读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巨型岩雕艺术具象化。
本次对话特邀泉州市博物馆馆长、“世遗泉州”金牌讲解员、省市级文物专家库专家黄明珍以及海丝泉州推荐官颜静怡作为嘉宾,结合其学术创见与实践经验,从造像形制特征、营建技艺、民间信仰传播及世界遗产价值等维度进行解读和剖析。
“如何用清源山老君岩这个ip讲好海丝故事?”“清源山上有600多方碑刻,要如何让更多人了解碑刻背后的故事?”活动现场的互动环节让市民深度参与文脉探讨,嘉宾与观众展开进一步交流,让千年文脉在思想碰撞中焕发新活力。
据悉,“刺桐传薪:世遗文脉的当代对话”系列活动将持续聚焦泉州世界遗产点,通过专家解读、市民互动、实践探索等多元形式,逐一挖掘各遗产点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让泉州“世遗之城”的丰富内涵被更多人知晓、理解与热爱,持续为千年文脉的保护传承凝聚社会力量。
(东南网记者 黄雨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