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凌家滩文化晚期玉猪。 邓伟摄
12月15日,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对观众开放,良渚范儿的玉璜、红山牛河梁遗址玉人的“胞兄胞弟”,还有三星堆风格的神树形玉饰等399件展品亮相。它们是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不同文化蓬勃发展、交流互鉴最好的见证。其中,新石器时代的玉勺、2022年刚出土的“玉钺王”等超九成文物是首次展出。
“这处聚落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距今5800年至5300年,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策展人徐琳说,它以发达的治玉水平、神秘的宗教信仰、开放的交流共生,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
即使很多展品用途待考、花纹内涵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匠人钟情于动物造型。一件玉鹰,双翅张开,翅端部各为一猪首形象,腹刻八角星纹。“这种纹饰见于凌家滩刻图长方形玉版以及新石器时代众多陶器上,学术界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是太阳,有的认为是远古的洛书、原始的八卦等。”徐琳说,关于猪首,也有熊的说法,认为这是一件“鹰熊”合体的器物。
2007年出土的玉猪是首次展出。这只“野猪”长着凸鼻子,龇着獠牙。“从颈部到尾部皆无任何人为加工痕迹。”徐琳说,它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同时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可能有镇墓功能。还有一件玉虎首璜,右侧虎首是1987年出土的,左侧是2007年再次启动考古时发现的。在地下沉睡5000多年后,两虎时隔30年再次合璧。
有些远古的玉器颇具现代审美。凌家滩玉龙,首尾相衔,头顶伸出两角,龙身外缘刻着龙鳞。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有角有鳞的玉龙。一件玉勺表面打磨光滑润亮,长曲柄的造型与现在的餐具无异。展厅里最“年轻”的一件展品是北京冬奥会金牌,对比展出了其设计灵感——凌家滩重环玉璧。
作为凌家滩标志文物的玉人,一口气凑齐了4件。该遗址共出土6件完整玉人,3件立姿,3件坐姿,都是国字脸,戴着“介”字形方格纹冠和耳饰,腰间有斜纹带饰,手臂上有数量不等的手镯。有推测认为,这些是高等级贵族中巫师的形象。
有网友戏称,凌家滩遗址像是一座顶尖的玉器作坊,订单广布,最远可能抵达了北方的牛河梁遗址。比如一件小巧的玉冠饰,可能为当时人所佩冠饰的真实反映。徐琳说,它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介”字形玉冠饰应有渊源,充分证明了三大玉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交流。
观众还可以将视野拉高,通过展厅内的沙盘俯瞰凌家滩遗址,与展柜里红山文化晚期的玉玦形龙、目前所见红山玉器中等级最高的玉祖神像、龙山文化的玉牙璧等难得露脸的文物对望,畅想九州共辉盛景。徐琳说:“距今5000多年前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庙底沟文化、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等争奇斗艳,各自蓬勃发展,又彼此交流互鉴。”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16日。其间,故宫将在官网推出线上展,并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