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文博要闻
“触手可及”,文博更鲜活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6 作者:李 艳
字体: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 新华社
 

  作为一个文博爱好者,近日一张色彩绚烂的展览照片,只一眼,便直抓笔者眼球,心动之余,恨不得立刻奔赴观展。这便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

  这场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借助AI算法、数字交互应用等技术手段,集中展示来自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古迹的文化珍品。一幅被劫掠至国外,又毁于战争的克孜尔石窟菱形格构图壁画珍品,运用数字手段,被重现风采,展示在观众面前。龙门石窟内碑刻造像题记上的魏碑书法精华——“龙门二十品”,经过AI算法和AR红外触发技术处理,只要“拍一拍”,就能生成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等多种字体。整场展览体验,奇妙又精彩,十分吸引人。

  随着文博热兴起,“人人都爱博物馆”,文博游蔚然成风。今年春节刚开馆的殷墟博物馆,两个月间热度不减,一直是网络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热门。据报道,去殷墟的游客呈现两个明显特点:年轻人多,研学人数多。之所以广受年轻人喜爱,是因为殷墟博物馆的建设和陈展设计,大量采用裸眼3D、新媒体、数字技术等,沉浸式体验丰富。通过裸眼3D技术,跪坐玉人、亚长牛尊等20多件商代珍贵文物,在同一时空生动呈现;使用透明的LED屏和数字虚拟影像,与展柜中文物相对应,就能直观了解到青铜器的用途;在“子何人哉”展厅,用激光投影机投射在复原放大的艺术甲骨造型片上,模拟出甲骨文记载关于“子”的商代生活画面,让甲骨文记录的场景有了具象化的表现。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殷商时代的辉煌文明,以无比生动和直观的方式,穿越3000多年历史时空,来到现代人眼前,“触手可及”。

  这种“触手可及”的体验,在许多文博爱好者的感受中,越来越明显。以笔者自身经历而言,早期去博物馆时,多是单向度看文物,缺乏互动性,也缺乏对展品的深刻体验。唯一不同的,是20多年前,一次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完曾侯乙编钟,又幸运地赶上了编钟乐团的表演。演员们用编钟复制件演奏的乐曲,浑厚清亮、悠扬深邃,那种惊艳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第一个乐符发出时,便令人震撼到汗毛竖起。也因为这一次沉浸式体验,让笔者对编钟、对古老的楚文化留下了直观深刻的感受。彼时博物馆展览中沉浸式体验还不多见,这一经历,深深印刻在脑海中多年。

  时代在进步,互联网技术兴起后,国内博物馆展览的策展方式越来越多样,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体验陆续出现。大约8年前,笔者再去到南京博物院观展时,发现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的运用已十分娴熟,南京博物院的“数字馆”成为馆内重要看点之一。查阅资料得知,原来从2013年开始,南京博物院就开国内博物馆之先河,创造性地推出了“数字馆”,以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展体验。数字馆也成为南博“一院六馆”中最亮丽、最受欢迎的展馆。

  南京博物院之后,国内多家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与技术运用上“发力”,令文博爱好者惊喜不断。当AI等技术兴起后,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观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如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有一幅《增广重庆地舆全图》的珍贵馆藏。这幅地图是迄今所知较为详尽的重庆城市古地图之一,如果做日常展出,参观者只能与展柜中画幅长151.5厘米、宽85.5厘米的实物面对面,难以实现互动。但运用全息穿戴设备,观展的人可以置身于古地图中,行走于清末的重庆街道、店铺、码头等场景,体验感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通过VR,参观者还能“走进”已经不再常规开放的敦煌莫高窟第285窟,360度自由探索洞窟内的构造、塑像及壁画,甚至“飞升”至窟顶,藻井天宫“触手可及”……

  敦煌是我们祖国最伟大的艺术瑰宝之一。想起在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时,对樊锦诗的这样一段讲述印象深刻。樊锦诗被称作敦煌的女儿,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这位原本出生于北京、在上海长大的城市姑娘,20世纪60年代,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一直扎根大西北,将毕生精力与心血献给了敦煌艺术的保护与研究。书中写到,到敦煌后工作不久,樊锦诗总在做一个噩梦,梦见莫高窟墙体上的壁画一块块地剥落。“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敦煌石窟艺术逐渐消亡吗?”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她,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20世纪80年代末,一次去北京出差,樊锦诗偶然了解到,通过电脑,图片可以永久保存。她大为惊喜:“如果为敦煌石窟建立数字档案,文物的历史信息岂不就可以永久保存了吗?”这个偶然的发现,让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序幕由此拉开。

  对比过往和今夕,现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在文博资源研究与保护方面的运用,樊锦诗先生担忧的问题再也不会发生了。敦煌莫高窟内那些珍贵的宝物和壁画,已经全部被高精度保存了下来,还建成了各类互动体验的程序平台。敦煌艺术,不仅不会消失,每一个喜欢敦煌的人,还能够零距离欣赏到精美的壁画艺术,互动感受洞窟内的历史与文化故事,走入那个遥远的、绚烂多彩的佛国世界……

  “博物馆不是一座冷冰冰的文化建筑,而是一个有温度的文化空间。”这是很多文博专家学者的共识,也是文博爱好者的共同心愿。现代化数字技术,正让这一目标成为可能。在敦煌,在北京,在南京,在重庆,在安阳……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古老的文物有了前所未有的精彩打开方式,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与魅力。数字技术与文博资源的结合,从早期简单的数字化平面展示,正逐步迈向纵深和立体。通过数字光影、文博体验等方式,博物馆打破了文物展陈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古老的文物宝藏,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今年的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也是《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即著名的《威尼斯宪章》)诞生60周年。《威斯尼宪章》中,有一个重要的提法——“古迹的保护与修复必须求助于对研究和保护考古遗产有利的一切科学技术”。当年的专家学者将文化遗产保护的心愿与期待都写入了宪章内。

  6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一宪章时,应该觉得欣慰。因为对于古老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我们正不遗余力地利用和求助着一切有力的科学技术,书写着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国的文博资源家底是十分可观的,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让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相信数字化技术,将为文博资源的活态化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让文物活起来,也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福建省文物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大厦6层 福建省文物局

网站主办单位:福建省文物局 联系方式:0591-87505960 传真:0591-87118173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3 闽ICP备08010783号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 35012044029-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