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
盛世中华 探寻“何以中国”的历史答卷与时代脉动
信息来源:国家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3-07-14 22:40
字体: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陕西省委网信委等单位联合指导的“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7月9日在陕西西安启动。

  启动仪式上的嘉宾分享环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来自文物、网信、媒体领域的嘉宾以主题分享方式展开互动对话,在盛世中华,共同探寻“何以中国”的历史答卷与时代脉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孙周勇: 

  一把手铲穿古今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孙周勇手持一支很不起眼的竹制口簧缓步上台,向观众讲述考古学者一生“解锁”未知,一路收获惊喜的精彩历程。

  “近年来,石峁遗址发现并确认了世界上最早的口簧。”孙周勇指着手里的口簧说,从2012至今,石峁遗址这座消失了的王国都邑在考古利器手铲下逐渐褪去了厚厚的黄土,这处四千年前备受颂扬、权威高耸的圣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被誉为“石破天惊”式的考古发现。素有“人类初音”的口簧在这里被第一次辨识出来,成语“巧舌如簧”中的“簧”,指的就是它。

  在讲到司马迁故里韩城春秋时期芮国国君墓葬出土的木俑时,孙周勇回忆说,“发现时就是一个硕大空洞。如果没有敏锐的判断,也许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考古人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石膏浇筑让他‘定格重生在了2300年前’,一度被确认中国最早的‘木俑’,是展示中国古代社会‘以木偶代替活人殉葬’社会进步的重要例证。”

  2022年4月,作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受到来自普通观众、专业人士的热捧。开馆一年多来,孙周勇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们的镇馆之宝是啥?”“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因为在我眼里,这里展出5000多件里的每一件出土文物,都蕴含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孙周勇说。

  陕西考古博物馆里展示着一件“巨无霸”明星展品——元代张按答不花夫妇合葬墓,体量庞大、壁画精美。为了让它进入博物馆并保证本体结构完整性,创新采用了“更换支撑体”的方式,将重达30余吨的壁画大幅减重,外围以3D动画投影的形式再现了元代生活场景。“文物讲故事,历史动起来,这是古代社会生活与现代观展的‘双向奔赴’,这是文物保护和观展体验的双赢。”孙周勇说。

  孙周勇提到,博物馆里还展示了一批古人生活遗迹,以及动物骨骼、植物种子、残留物等“古代垃圾”。这些先民的“废弃物”常常被考古学家视若珍宝,通过科技手段与其他学科专家的研究,它们成为了复原历史真实和古代社会图景的“第一物证”。

  “一生‘解锁’未知,一路收获惊喜,这是考古带给我最大的乐趣。”孙周勇表示,考古人穿越历史与先民对话,文博人创新创意与观众互动。一代代考古人的青灯黄卷、坚持不懈,让中华文明的脉络日益清晰,每一个不期而遇的发现都在丰富历史的细节。考古,使埋藏了千年的遗迹重获新生,让历史拥有了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来自安阳殷墟的何毓灵从一块殷墟出土的3000多年的“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为始,讲述了一片甲骨如何惊艳天下。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体系,只有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沿用至今。

  何毓灵介绍,殷墟已出土15万余片甲骨,单字约4500字,目前虽只破译了1500多字,但这些甲骨文把中华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

  3000年历史风云,浸润着生活烟火气的古老甲骨文,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超越了方言性和语言性,让14亿中华儿女血脉相连,也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何毓灵说。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正是因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0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我们能够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何毓灵坦言。

  何毓灵认为,中国人自古就不缺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西方传入到中原地区的冶金术,经过夏代、商代早期、商代中期不断创新、突破,原本只能两块合范铸造扁平状铜器,变成了用模范法铸造青铜容器,如立体美观的青铜中柱盂,极似云南名吃“汽锅鸡”所用的锅;棱角分明的司母戊鼎与可爱的“亚长”牛尊,用“反差萌”击中了现代年轻人的心;还有与现代下水管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陶三通”,无不彰显着古人的“逆天”智慧。

  甲骨文的研究仍任重而道远。“一个又一个字的破解,一代又一代人的钻研,哪怕成功破解一字,都可能激活背后蕴藏的古代世界。殷墟已发掘近百年,通过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触摸历史,这大概就是考古学的魅力。”何毓灵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衣裳屋宇愈发华美精致,起居住行更加便利智能,我们不再凭借龟甲的裂痕来决断疑事,但那些甲骨文记录下的历史,流淌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永远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间。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西北大学考古学博士研究生巴哈: 

  长安复携手 奏响文明交流互鉴新乐章 

  在“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携手他的学生巴哈,分享了古今中外文明互鉴的动人故事。

  故事从一组纪念邮票讲起。“它是我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为了纪念两国建交30周年而发行,邮票上有两幅文物图片,一个在中国发现,一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王建新拿着这组邮票向观众展示。

  第一幅浮雕图像,在西安一座北周古墓中发现,记录了北周时期来自中亚的粟特人在长安生活的场景。

  另一幅壁画,出土于古代粟特人的故乡——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有趣的是,上面也发现了唐代中国人的形象,有学者认为,上面展示的人物中有“女皇”武则天。而这幅壁画出土地阿弗拉西亚卜遗址正好是巴哈的家乡。

  “我第一次见到这幅壁画是在中学课本上,大学我学习了历史学,对这幅壁画的历史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当在阿弗拉西亚卜遗址博物馆看到这幅壁画时,让我觉得‘我应该去研究它’。”目前,巴哈作为王建新的博士研究生正如愿做着“阿弗拉西亚卜遗址研究”,继续挖掘这幅壁画背后的故事,并希望为乌中两国合作,共同开展遗址保护和展示工作提供学术上的一些帮助。

  王建新接着介绍说,壁画上的故事发生在1000多年前,让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人和粟特人友好交往的历史,而在中国文献的记录中,还有2000多年前,古代月氏人西迁和张骞出访的故事。

  “20多年前,我们为了寻找和确认月氏人的文化遗存,重新启动了丝绸之路的考古工作。从中国的甘肃、新疆出发,再到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我们一路寻找着月氏文化遗存。”王建新回忆说,从2009年起,我们进入中亚地区开展工作,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结合新旧考古资料,确认了西迁中亚的古代月氏人的文化特征和分布范围,也重新认识了古代月氏与贵霜的关系,丰富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王建新希望丝绸之路考古工作,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更好、更深层次地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交往。如今,丝路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正在不断续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突出展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新疆这片土地,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埋藏着大量精美的文物。

  7月9日晚,在“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分享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这件极具新疆特色文物背后的故事及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这件锦护臂纺织技艺高超,色彩鲜艳,是最近很火的‘多巴胺配色’,”于志勇笑着介绍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发现于新疆的尼雅遗址,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五色锦护臂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几个字,是中华民族在观天文、创历法方面,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珍贵物证。这里的“五星”吉祥语文字,是中国传统天文星占的术语,体现了汉代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天下观,是汉朝治理新疆的证据,说明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是十分认同和向往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各民族在两千年前,就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交融,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特殊魅力和突出的统一性。

  “在新疆博物馆,像‘五星锦’一样精美,有故事的文物还有很多。”于志勇举例说,有一件唐代官府文书,记载了733年前后的故事。设在吐鲁番的西州都督府的一位官员,调任到福州任职,他的家属一行向官府申请办理去福州的通行证。令人惊叹的是,申报审批手续在一天内就完成了,充分说明当时行政效率之高,同时关山万里,半年左右的路程通行无阻,更加反映出了唐代政令的畅通和有效管理,也表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次在讲解“五星锦”等精美的文物时,于志勇总是心潮澎湃,满怀历史的自信和自豪,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两千年前,昆仑山下、沙漠绿洲的先民们勤劳耕耘,恬静生活的历史场景,伴着驼铃,伴着牧歌。

  于志勇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要更全面准确地阐述好新疆历史,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福建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研究员何振良: 

  光明之城向未来 

  福建泉州,向海而兴。千百年来,先民奋楫远航,开拓出联结欧亚非的“海上丝绸之路”。在陕西西安“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福建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研究员何振良以泉州开元寺古沉船为媒,向观众生动讲述中国海上贸易故事。

  “陈列于开元寺的这艘古代沉船来自南宋时期,是七百年前的“大国重器”,属于‘福船’类型的远洋商船,而‘福船’更是古代造船业的标杆,有着海舟以福建为上的美誉。”何振良介绍,沉船1974年发现于泉州湾后渚港海滩,出土时船中载有两千多公斤未脱水的香料药材,经判断应是一艘由海外返航的商贸船只。

  泉州,古称“刺桐城”,不仅有着先进的造船技术,更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繁盛,各国商人往来不绝,西方旅行家同样被吸引而来,写下不少生动游记。马可·波罗曾为刺桐“打call”,将这里称作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雅各·德安科纳看到“刺桐港”点满火把,惊叹地称其“光明之城”。

  正因泉州重要的海上贸易地位,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的人们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何振良自豪地向大家介绍:“泉州城内最大佛寺开元寺西塔上雕刻着印度风格的猴行者,伊斯兰教寺庙清净寺保存着明代皇帝谕旨碑刻,他们与泉州府文庙、关帝庙做着邻居。”这种多元文化底蕴,让中华文明“宽厚、包容、开放”的特质更加凸显。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刺桐城”那段文明得到世界认可。泉州系列遗产展现出农业与海洋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和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和平发展的进程。“多元整合、共同繁荣、共享发展”的泉州,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一份历史维度的样本,这对今日的世界仍是重要的启示。

  让泉州走向世界,让世界看见泉州。“刺桐人”的血液里流淌着航海的基因。千百年来,古城的人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这份珍贵而独特的遗产。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泉州,这座承载着人类航海记忆的“光明之船”,定能乘风破浪、再续航程。

  

  

   

  上海大学讲师、三星堆3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徐斐宏: 

  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 

  上海大学考古专业青年教师徐斐宏带来了一把上海大学参与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纪念手铲,在启动仪式上讲述了与三星堆相遇相知的故事,分享了西南地区古蜀文明的一段传奇。

  “2021年,我和同事、学生们一起,参与了三星堆3号祭祀坑的发掘。让我印象最深的是3号坑发现的‘青铜顶尊跪坐人像’。我们最早在坑中分别发现了铜尊和铜人的手部,随后确认了二者属于同一件器物,进而通过研究,认为铜尊很可能来自长江中游,而铜人是长江上游的产品。”徐斐宏深有感触地说,“不断揭开文物神秘面纱的过程,真的很令人难忘。”

  最近,让徐斐宏兴奋的是,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坑的巨型青铜神兽完成了拼合,拼合后有1.5米高,文物实现了跨坑合体,让前所未见的重器重现人间,也让人赞叹古蜀文明独特的世界观,简直是“脑洞大开”。这件文物体现了古蜀人对中原青铜文明的吸收与改造,诠释着中华文脉用开放包容的胸怀交流交融、绵延繁盛。

  徐斐宏坦言,“真实的考古工作大部分都是枯燥的。在三星堆祭祀坑里发掘时,因为担心损伤文物,考古工作者每天都要在只有14平方米的坑里,‘趴’着工作8小时以上。在我看来,这样的发掘‘姿势’仿佛是对中华文明的顶礼膜拜。我们一代又一代代的考古人,就是这样,虔诚地贴近历史,努力地还原历史。”

  徐斐宏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回忆起毕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仍然热血沸腾,“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又惊又喜,总书记勉励我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我们倍受鼓舞、牢记于心。”

  徐斐宏还分享了博士后期间一段珍贵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武昌隋唐墓的资料曾由学界泰斗宿白先生牵头整理,虽然这份资料非常重要,但由于当时种种限制,报告没有出版。2018年年底,我主动请缨,带领同事们利用新方法、新技术,重新整理了这批材料,最终在2021年底出版了考古报告《武昌隋唐墓》。能站在前辈师长的肩膀上,让这批璀璨的文化遗产呈现在世人面前,我感到非常幸运,也很骄傲。”

  “樊锦诗先生曾说‘我心归处是敦煌’。我想,我们每个考古人心中都有一个归处,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徐斐宏最后说道。

  

  

   

  人民网董事长叶蓁蓁: 

  创新文物利用 传承文明之美 

  近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广受好评,演出300余次场场观众爆满,在陕西西安“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人民网董事长叶蓁蓁向观众分享了《只此青绿》“走红”背后的奥秘。

  “文明之美,美在创新传承。《只此青绿》创作时没有论资排辈,而是大胆起用新人,作曲吕亮是初级职称,导演韩真也只有中级职称,我们在用人才创新推动作品创新。”叶蓁蓁向大家介绍,这段舞蹈诗剧取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18岁的画家王希孟耗时六个月挥毫点墨,成就一幅千古名画。剧中王希孟的主演是青年演员张翰,在与王希孟相仿的年纪来到北京学习舞蹈,凭借着较高的舞蹈天分,身高只有一米七的她被特别吸收进来,百炼成钢,遇到《只此青绿》,他简直就是为王希孟这个角色而生,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穿越时空对话,演绎了文明之美。

  文明之美,美在突出特性。近年来非常流行的“元宇宙”,其实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另一个称呼。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其翻译为“很中国”的名字:“灵境”。

  叶蓁蓁介绍,“我们就用这个很中国的名字来做很中国的数字融合,由此创建灵境·人民艺术馆,将众多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传播,把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与中华文韵结合,传承和发扬文明之美。”如今,很多年轻人被数字藏品这种新技术新形态所吸引,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

  文明之美,美在激励未来。去年9月开始,“同上一堂文明探源思政大课”“同上一堂传统文化思政大课”等精品课程上线播出,吸引上千万学生在线观看。西安小学生成玉衡在课后留言时说,“在我眼里,这些文物都不是冷冰冰的藏品,而是一段段生动的历史。这些文物用它们鲜活的生命,带我们穿越时空,向我们展示了真实历史。”从孩子们热情朴素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深植在未来一代心中。

  最好的传承是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叶蓁蓁表示,我们提出“内容科技”战略,承建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跳出传播做传承,深入科技做文化,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场景,希望让中华文明之美与时代共舞,与世界合唱。

  

  

   

  哔哩哔哩首席执行官陈睿: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宝藏少年”中扎根生长 

  在B站,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UP主,他们以文物、音乐、舞蹈、汉服等为媒,创作出大量具有中国风的视频作品。为什么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年轻爱好者这么多?在陕西西安“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哔哩哔哩首席执行陈睿为我们分享了一群宝藏少年热衷文化传承传播的故事。

  据陈睿介绍,“过去一年,在B站有2.74亿用户观看过与文物考古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总播放量达到120亿,这些视频大部分是由年轻UP主们创作的。”新一代年轻人对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不是流于表面,他们会认真研究、学习、理解文物背后的内涵和传统文化背后的意蕴,然后以视频、动画等现代表达方式演绎文明之美。多才多艺而又热衷于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继承者,不愧为“宝藏少年”。

  其中有位名为“江寻千”的用户,专程前往河南省确山县,寻找当地非遗传承人虚心请教学习,就为制作真实震撼的“打铁花”视频,展现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原创视频不仅有超过1080万的播放量,还有156万的点赞和评论,视频创作者更是成为确山铁花第七代传人,以实际行动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视频质量足够高,足够有创造力,让观众觉得文物很美、传统文化很美,才是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火起来。”这是陈睿点明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能够在宝藏少年手中传承发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原创歌曲《繁华唱遍》,不仅旋律动听,而且作词优美,巧妙地把戏曲名称串进歌词,受到网友热捧。同样,“文物撑伞人”计划,通过年轻用户喜爱的视频形式,创作文物守护人及古建筑影像资料,让更多青少年关注并参与文物守护传承。正如陈睿所言,“这些宝藏少年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之美的基础。只要年轻人喜欢,这些文物资源和传统文化就一定能延续下去,而让年轻人喜欢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和创作,自发成为传播者。”

  如今有了满怀自信的宝藏少年们的加入,以视频为创新载体,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得以更好阐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发扬。

  启动仪式上,北京、山西、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地文物部门与网信办跨界合作,推出“何以中国”线上线下联动的接力传播活动。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文物古迹司、考古司、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委网信委,人民网,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联合主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等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中央新闻单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网信办和文物局、商业网站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及陕西方面有关负责同志、主要商业网站平台、网民代表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来源:国家文物局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福建省文物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大厦6层 福建省文物局

网站主办单位:福建省文物局 联系方式:0591-87505960 传真:0591-87118173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3 闽ICP备08010783号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 35012044029-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