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探宝,守护历史记忆——南平市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四普”工作
来源: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9-23 16:08

  南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凝聚全市上下合力,奋力推进“四普”工作。截至2024年9月19日,全市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1695处,复查率达43.24%,调查新发现文物64处,上传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综合管理系统省级平台普查数据1248条,目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周密安排,全面护航文物普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成立“四普”领导小组,建立以宣传部部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双组长制,印发“四普”工作方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四普”推进专题会,整体推动“四普”工作,同时也体现了乡镇一级在普查中的重要角色。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将“四普”工作纳入全市“三争”行动考评,按季度制定“四普”复查率完成指标,实行“挂图作战”,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目标任务。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每月对“四普”工作进度滞后的县(市、区)以提示函形式督促落实。三是强化多元保障。全市安排“四普”经费1022.3万元保障“四普”工作,位居全省设区市前列。各地相继采购北斗定位仪智能采集终端设备、电脑、RTK、无人机等专业设备,为实地调查提供设备保障。同时,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普查工作,有效保障普查数据的安全。四是优化普查队伍。整合全市文博单位骨干、基层文化站骨干等人员力量,组建普查队伍30支281人。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20余场“四普”专题业务培训,参训810人次,实现全市普查队员全覆盖。同时,发挥省四普办技术数据组专家、闽江学院和福州大学等高校师生、大学生志愿者等专业力量,加强普查工作的专业支撑。

 

  争分夺秒,加速推动普查进度 

  一是创新调查方法。各县(市、区)普查办创新工作方法,高质高效推动“四普”实地调查工作。如,光泽县采取“由简到繁,先建筑后遗址墓葬”工作方法,外业调查与内业数据同步进行,加快推动普查进度。顺昌县通过收集整理族谱、地方志等资料,为实地调查提供详实的依据。邵武市试点先行,邀请市四普办技术数据组成员参与,共同完成金坑乡试点的实地调查任务。二是加强政校合作。依托高校师生专业优势,推进“四普”工作。如,武夷山市文体旅局与武夷学院土建学院就科技助力地方文物保护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达成合作意向。建瓯市借助高校力量,邀请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参与“四普”工作,并把建瓯作为福州大学师生文物普查社会实践教学课堂,为“四普”工作注入活力与动力。三是加强督促指导。对照“三争”考评任务要求,倒排时间任务,每日晾晒工作进度,密切跟踪全市“四普”工作进度,对进度滞后的县(市、区)进行实地督促,确保全市整体进度均衡推进。同时,建立南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技术数据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制,对全市文物普查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四是积极借助省级专业团队力量。在省四普办统筹安排下,省文物保护中心全力支持南平“四普”工作,中心主任林峰研究员多次赴实地指导,主动参加南平市的工作推进会,为基层普查队答疑解惑,并与市四普办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四普”进度与质量控制技术路线;中心副主任常浩研究员作为省四普办数据技术组包片南平的专家,会同省博同仁,足迹已走遍闽北10个县市区。

 

  广泛宣传,掀起文物普查热潮

  

  一是深化部门协作。市文旅局联合宣传部门、报社、电视台等部门,策划制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系列公益短片、专题报道等,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布相关新闻信息109篇。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多渠道发布文物线索征集公告,广泛发动群众提供大量线索。截至目前,已征集文物线索186条。以新媒体、传统媒体为依托,在市文旅局官方网站开设“四普”工作专栏,宣传全市“四普”工作推进情况和典型事迹。同时,在南平市政府办公楼、南平市博物馆、南剑州大剧院、社区等地led屏广泛宣传。三是丰富宣传形式。通过策划活动、创作群口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文物普查。如,市文旅局制作《南平“四普”进行中,文物线索你来说》宣传片。光泽县创作群口快板《光泽县文物普查动起来》视频。顺昌县策划推出2条“四普旅游”线路,即:国家级传统村落上湖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寺大殿—圣祖峰—南天门及双圣享堂,合掌岩石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元坑镇——洋口红色旅游小镇,邀请游客踏上普查一线。建阳区将“四普”宣传精髓巧妙融入全民阅读中,精心策划推出“‘四普’宣传进家庭”系列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