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石板路上,车水马龙、人群熙攘,漳州古城在喧闹声中渐渐醒来。
今年年初的一天,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许艳斌穿过人群,来到了位于古城内的简氏侨馆。在岁月的洗礼中,这座有着17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显得有些破败不堪。作为漳台简氏族人共同抗日的历史见证,侨馆曾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2年列入全省涉台文物名录。
见到许艳斌,简氏侨馆重修小组组长简进富等人全都热情地围了上来。简进富激动地说道:“感谢法院公正审判,帮助我们快速腾退清空了现场。现在施工队已经进场,着手开始修缮。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就能焕然一新。”
从“危”到“治”,这背后发生了哪些与司法有关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侨馆风雨飘摇,修缮刻不容缓
简氏侨馆于1850年建成,与清末抗日英雄简忠浩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中日甲午战争后,简忠浩在台率义军抗日三年,失利后回到漳州,在简氏侨馆受到族人的保护。
作为百年历史见证,多年来,简氏侨馆始终由简氏后人推选代表进行管理。“上世纪80年代前,它是简氏后人来漳州的歇脚处,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简氏宗亲。”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党总支书记简文炯介绍。此后,随着简氏后人蔡某、姜某、简某等入住,侨馆从“驿站”逐步演变为他们的长期住所。
一些承租人为居住方便,在屋内砌起了砖墙对空间进行隔断,无形中也对文物造成破坏。因年久失修,穿越百年风雨的简氏侨馆,被房管部门鉴定为C级危房。
“修缮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省文物行政部门拨付了专款支持修缮。”然而,蔡某、姜某、简某等人认为自己是简氏后人,更是承租人,有权居住在此,不愿搬离房屋配合修缮。对此,简进富很是头痛。
万般无奈下,作为简氏侨馆管理人的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村民委员会、坎下村村民委员会、璞山村村民委员会将承租人起诉至芗城区法院。
案件的进程,牵动着三个自然村近两万简氏后人的心。2023年6月28日,芗城区法院依法判决承租人腾退房屋,并支付尚欠租金及占用费。承租人对此不服,向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办案提速,与时间赛跑
“保护涉台文物,已是刻不容缓。”漳州中院涉台审判庭庭长俞志凌说道,“早一些查明真相,依法作出判决,才能让涉台文物早日启动修缮工作多一重保障。”
为此,在受理该案后,漳州中院第一时间能动履职、主动靠前,多次查看现场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双方矛盾激烈,承租人坚持认为,讼争的房产非本案三个村委会所有,且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调解工作只得搁置。
综合全案证据,合议庭认定1983年的房屋权属证书,可以证实权利人登记为“梅林公社简氏侨馆”。梅林公社即现在的梅林镇,其下辖坎下、官洋、璞山等三个大队,已分别更名为坎下村、官洋村、璞山村。简氏侨馆确属这三个村简氏的共同财产。至此,围绕双方诉争的问题有了法律定论。
在开庭后仅5天,漳州中院依法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纸判决,让简氏后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然而就在修缮有望时,问题却接踵而至。由于承租人仍旧不肯配合,房屋腾退工作迟迟难以启动。三个村村民委员会只得申请强制执行。
“承租人姜某已有83岁高龄,他情绪激烈不肯配合。”芗城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卞国平说道。面对难题,芗城区法院成立执行专案组,一方面对姜某等人开展约谈,告知其对抗执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邀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对其耐心劝导。
仅14天!在多方的配合下,房屋腾退清空,案件顺利执行到位。该案获评“2023年度福建法院十大执行案件”,成为福建法院守护涉台文物的生动注脚。
专项攻坚,赓续两岸文脉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地相近、人相亲。全省现有涉台文物1515处,数量约占全国涉台文物四分之三。
“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心灵契合的纽带。”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涉台湾司法事务办公室主任黄怀大说道,保护好它们,对赓续涉台历史文脉、推进两岸情感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为守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真宝贝”,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2023年7月起,福建法院吹响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号角,出台7个方面22条具体举措,加强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
据介绍,这其中包括联动检察、司法、文物等部门共建“非诉解纷挺前、司法协同保障”的诉非联动解纷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专业判断和决策参考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辅助办案专家库的广覆盖和多层级……一场涉台文物专项保护行动在全省打响。
被誉为“南方周口店”的万寿岩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掘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对于印证两岸同根同源意义重大。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法院设立万寿岩遗址巡回法庭,联合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万寿岩遗址司法保护十条措施》,为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平潭综合实验区内涉台文物众多,其中南岛语族文化遗址更是两岸同文同种的重要印证。平潭法院与厦门大学法学院签订涉台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包括南岛语族文化遗址在内的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
“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法院开展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的意义特殊,以司法之力守护涉台历史文脉、守护两岸情感记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李照斌评价道。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自2023年专项行动实施以来,福建全省法院共建立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12个,举行主题宣讲活动30余场次,高效审结涉台文物纠纷8件。
下一步,福建法院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落细落实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举措,在全省新增10个以上涉台文物司法保护基地,探索设立“文物主管部门+员额法官+台胞”涉台文物司法保护志愿服务队,凝聚更大合力提升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