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带来活化新模式 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 2024-03-12 15:57

 

  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如何培育文保领域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加快推进,博物馆的展览形式、文物活化模式、传播渠道格局、观众观展方式以至消费业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这就要求在确保文物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之中,努力探索并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更好满足观众文化需求,推进数字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和有机融合。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文物活化新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头雁作用,推动更多文物走出库房、走进展厅。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与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肢体戏剧《俑立千年》,深入挖掘馆藏代表性文物价值;策划《“艾”看文物》系列文物活化短视频,以虚拟数智人“艾雯雯”的独特视角展示精品馆藏文物的多维价值;试点上线“中华文明云展”,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全景三维建模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脉搏……

  “2024年,我馆拟牵头举办第三届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与博物馆的文化使命’这一时代热点,围绕人工智能在博物馆的应用、博物馆文化功能的演变、观众与博物馆等议题,思考人工智能在博物馆领域带来的广泛影响,探索如何抓住并利用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好践行博物馆的文化使命,发挥自身功能服务好观众。”王春法说。

  河南博物院通过采集文物高清照片,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计算技术,自动生成被拍摄文物的三维模型,在5G、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辅助下,文物信息得以情景化、可视化呈现。“当前的数据反馈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博物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中取得实效。”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博物馆要善于引入互动科技,让展品故事活灵活现,提供沉浸式的展览体验。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提出,文物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板块,建议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发布统一的文物数字化标准,将采集、整理、存储、加工、使用全流程纳入标准规范。同时,强化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实现文物可公开数据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我国文物数字化行业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发展,以适应新时代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需求。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了对莫高窟289个洞窟的数字化影像采集,采集面积达2.81万平方米,拼接处理面积达1.86万平方米。汪万福表示,“文化+人工智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流发展趋势,未来将加速推进敦煌石窟数字资源智能化建设,实现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挖掘石窟数字资源、开发形成基于共享服务和对外传播的数字互联支撑体系。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看来,文化遗产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创新体系、文物学科专业和培养体系建设、文物机构队伍建设、文物有效利用方式创新等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李六三建议,要围绕文化遗产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针对文物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尽快补齐短板弱项。开展全域不可移动文物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建立全国文物信息总数据库。完善科技基础设施供给,解决文物保护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有力推进我国文物保护方式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积极推动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加强文物学科专业和培养体系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遗产有效利用方式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科技赋能非遗的方式同样多元。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崔雪琴说:“现在,我们的土布制作技艺坚持纯手工,但缝纫机都联通网络,以科技手段进行精度校准。在加工层面,我们增加了智能设备,能够生产出不打皱的赞皇原村土布。同时,基于智能分析,我们能更快速地分配订单,提升生产效率,回应市场需求。”崔雪琴认为,坚持守正创新,就能找到科技含量与手工温度的结合之策。基于非遗的特色产业要善用科技,更好地完善产业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