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奇妙夜游模式的,不只天津各大博物馆。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江西省博物馆推出“江博奇妙夜”活动,开放夜间展览;新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在10月1日晚推出专场“奇妙夜”活动,均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展览质量越来越高,公众参观热情持续高涨。但同时还应看到,随着“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博物馆开放时间短、预约难等问题也屡屡出现。从一票难求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到几乎天天满员的河南博物院,从因山水园林风格走红的苏州博物馆,到凭借文创产品出圈的湖北省博物馆,常常有不少人因无法参观而深感遗憾。多地博物馆推出“夜游模式”,有助于破解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预约难的困局,满足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的需求。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一册册历史典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一些地方推出“夜游博物馆”,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能够让游客有充分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各地让收藏在博物馆内的珍贵文物在夜晚“亮起来”,为夜游增添了斑斓的文化色彩,也点亮了城市里的“文化灯塔”,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从单纯的展品陈列到讲好文物背后生动可感的故事,从举办实体展览到利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推出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互动体验等,一项项创新举措,拉近了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丰富了文化传承传播的方式。期待各地博物馆坚持守正出新,多一些“夜游模式”,盘活更多文旅资源,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让传统文化更好浸润当代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