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万安桥被焚毁之痛:保护文物容不下半点“火星”
来源:上游新闻 发布时间: 2022-08-08 17:12

 

  8月6日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突发大火,桥体被烧毁坍塌。8月7日,福建屏南官方回应已成立处置工作小组,查明原因后启动修复并全面排查整治。

  万安桥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桥,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917年历史。2006年,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拱廊桥也是我国传统木架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2009年,其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建筑、桥梁被毁并不是个例。2月16日,沈阳市一餐厅发生火灾,这家餐厅原为美国花旗银行的旧址,始建于1928年。2008年该栋建筑被确定为沈阳市第一批70处不可移动文物之一;3月25日,武夷山千年古刹瑞岩寺部分殿阁失火;再向前追溯,大理古城、丽江古城、武夷山的余庆桥、建瓯步月桥都曾在火灾中遭受了巨大损失。

  万安桥这座拥有900多年的文物建筑被焚毁,不仅是遗憾,也是警示,无论是何种原因,究其根本都与保护不力、防范不严有关。桥梁防火提示是否到位、消防设施是否能正常使用、起火后施救是否及时,相关部门应作出回应。

  万安桥被焚毁后,屏南官方回应称将对桥梁进行修复。桥梁可以修复,厚重的历史沉淀却已无法复原。古建筑的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是匠人们心血的凝结,也是历史文脉的延续。近年来,针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一些古城还结合城市特点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目的就是为了守住历史基因,延续文化根脉。

  希望这一次的事故不仅给福建屏南敲响了警钟,也能让各地的文化单位重视和加强对文物古建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系统化、体系化保护措施,从细节入手查缺补漏,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来源:上游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