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由福建省文物局、福建省少工委主办,建瓯市人民政府、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建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建瓯市博物馆拉开帷幕。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省少工委等相关部门领导,省直属文博单位主要领导,各地市文物部门领导,地市博物馆馆长和相关高校、中小学代表,以及全省博物馆讲解培训班学员和全省博物馆讲解大赛获奖选手、社会各界嘉宾等齐聚建瓯,共襄文化盛会。
启动仪式现场
2025年是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社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作为今年福建主会场的举办地,建瓯市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和1800多年建县史,以“理学名城”“生态福地”著称。建瓯市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三江口南岸,总建筑面积近15000㎡。
歌舞节目《九曲棹歌》
今日主会场活动精彩纷呈,歌舞表演《九曲棹歌》拉开了整场活动的序幕。舞台之上,舞者手持长棹轻盈舞动,步伐随九曲水势婉转回旋,似将建州水画卷徐徐铺展。悠扬的古琴与古筝弹奏,为现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省少工委副主任傅柒生讲话
“今年博物馆日主题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寻味不仅是‘味道’的‘味’,还是‘方位’的‘位’,要寻找博物馆的现实方位和未来方位;深思不仅是‘思想’的‘思’,还是‘斯文’的‘斯’,包含了‘斯文在兹’和‘斯文一脉’。”活动现场,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省少工委副主任傅柒生指出,全省文博人应主动思考“博物馆是什么”“博物馆在哪里”“博物馆向何方”的问题。他表示,博物馆是文明长河中的灯塔、知识文化的宝库。去年,全省博物馆举办展览1600余场、社教活动3100余场,参观人数超3000万,展览形式丰富,福建博物院精品文物更是火爆出圈。展望未来,博物馆应顺应全球化、多元化、数字化趋势,从行业窗口转变为生活客厅,让展品绽放光彩。全省文博人需持之以恒,在展示福建新形象上发力,让博物馆发挥独特优势,贡献文化力量。
建瓯市人民政府市长吴伟致辞
建瓯市人民政府市长吴伟表示,建瓯作为古建州治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博物馆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殿堂,建瓯文物从青铜大铙到宋代建盏龙窑,从朱熹理学经典到北苑御焙茶香,皆诉说着千年沧桑与文化传承。建瓯至今保留着三十六街、七十二巷等千年古城格局。近年来,建瓯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定位,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古城保护开发,铁井栏—紫芝街等修缮开街,理学遗存开馆,建瓯市博物馆竣工开放,拉近了群众与文物、文化的距离。新时代下,建瓯将发挥博物馆多重功能,守护传承展示中华文明成果。诚邀各界来宾到建瓯游览,感受古城魅力。
嘉宾与福建省博物馆讲解大赛获奖选手合影
嘉宾与福建省第二届“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获奖选手合影
嘉宾与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大赛获奖选手合影
据介绍,启动仪式前,福建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和讲解大赛、福建省第二届 “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已在建瓯成功举办。全省约130多名博物馆讲解员参加培训,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提升讲解水平;33名选手在讲解大赛中激烈角逐,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来自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少先队员们在“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中,用童真的语言讲述着家乡的历史故事,传承着文化基因。
嘉宾与“博物福建”短视频征集活动精品项目代表合影
《福建文物里的“福”文化》新书首发及赠书活动
福建博物院建州分馆授牌仪式
建瓯市博物馆与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福建省博物馆讲解大赛、第二届“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大赛颁奖仪式;“博物福建”短视频精品作品推介活动;《福建文物里的“福”文化》新书首发及赠书活动;福建博物院建州分馆、建瓯市博物馆与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学术交流会
观众参观“写在碧水丹山中——南平历史文化展”
公益鉴宝活动
此外,主会场“写在碧水丹山中——南平历史文化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学术交流会,文物公益鉴定等一系列活动也在当日同步推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打卡。值得一提的是,以诗词为线索,串联起福建的历史文化景点的“跟着诗词游福建”也于5月16日在建瓯市博物馆展出,拉开该流动展览全省巡回展出的序幕,或将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延伸阅读】
来福建逛馆吧!400余场精彩活动邀你体验
福建省目前共有审批设立或备案设立的博物馆15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06家,非国有博物馆49家。除建瓯主会场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外,全省博物馆也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社教活动、非遗展演等各类文博活动400余场,吸引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品尝“文化大餐”。
如福建博物院焕新升级“古代文明之光”基本陈列展览,推出“爱廉说——文物话清廉特展”,并携手全国多家博物馆举办“关山共赴·盛世中华——周秦汉唐文物大展”;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和福建民俗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多场数字文化体验活动;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开展文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活动;福州市博物馆推出“花月醉雕鞍——金乡县主展”,并围绕展览组织闽都唐风巡游活动;厦门市博物馆举办“国家宝藏特展”;华侨博物院推出“赤子功勋——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办“海贸宋瓷:吉韵磁彩——吉州窑与磁灶窑宋瓷精品展”;漳州市博物馆聚焦解州关帝祖庙馆藏文物与漳州关帝文化,举办“天下云长——关帝文化特展”;泉州市博物馆和三明市博物馆联合推出“三泉金漆木雕展”,全面展示泉州和三明木雕工艺的历史发展脉络;宁德市古田县、屏南县、柘荣县3地联合举办“锦绣芳华”传统绣品主题联展。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陈星宇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