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全省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提升讲解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5月14日上午,福建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在南平建瓯市开班。作为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建主会场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培训班由福建省文物局主办,建瓯市人民政府、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共为期三天。来自全省各地市博物馆、纪念馆的130余名讲解员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现场
讲解员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使者,连接着展品与观众。优秀的讲解员不仅能够生动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还能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文物局高度重视博物馆讲解员、志愿者的选拔和培养,多次牵头举办讲解员培训班和讲解大赛,逐步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博学多才、朝气蓬勃的讲解人才队伍,在全国各类讲解员竞赛中屡获佳绩。
参会领导
“举办此次培训班,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夯实专业根基、拓宽知识视野、掌握创新方法,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姿态投身于文化传播事业。”开班仪式上,福建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陈方昌指出,参加培训学习,全体学员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历史,做文化根脉的守护者;要以“进取之心”提升本领,做与时俱进的求知者;要以“赤诚之心”服务大众,做文化自信的传播者。他希望大家全身心投入,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真正成为“有底蕴、有温度、有创新力”的新时代博物馆讲解员。
建瓯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徐凡铭表示,建瓯历史底蕴深厚,是八闽文脉的活态基因库,有众多文化成就。当下,建瓯正实施“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唤醒计划。文旅融合新时代,讲解员责任重大。本次培训选址建州古城,期望学员做有深度的文化解码者、有温度的时空摆渡人、有锐度的创新实践派。建瓯将构建“培训+实践+孵化”闭环,开放国保单位为课堂,邀非遗传承人授艺。愿大家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在八闽大地书写“让文物活起来”的答卷,让福建故事传得更远。
西安半坡博物馆原副馆长、三级研究员张希玲授课
福建博物院社教部主任、文博研究员陈梓生作专业分享
西安半坡博物馆原副馆长、三级研究员张希玲,福建博物院社教部主任、文博研究员陈梓生分别作了《博物馆讲解专业化和讲解策略》和《讲解词的撰写与现场转化策略》的专题分享。据介绍,本次培训班将持续至5月15日,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交流研讨,助力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学员参与教学互动
学员认真听讲记录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陈星宇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