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创“翻译”文物|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高校文创大赛TOP10揭晓!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5-04-11 11:09

由福建省文物局指导,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盟主办的首届“福建省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盟高校文创大赛”于46日完满收官,决出桂冠。大赛自202410月启动,以“信息交流、共享资源、合作共赢、创新发展、服务社会”为宗旨,吸引了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全省30余所高校近百名学生参赛。

 

大赛特邀文博研究、艺术研究、文创开发、品牌设计等领域的多位专家组成评审团,以“深度诠释文化价值,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为标准,从设计创新性、文化转译力、情感联结度、产品价值创造、商业化能力等多维度出发,对参赛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市场潜力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选出10项获奖佳作,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另外还选出10名优秀奖。

此次大赛参赛作品既有关注文物符号当代表达的深度创作,也不乏运用虚拟仿真、IP开发等新技术的创新尝试,充分展现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能力以及以古育今的巧思。以下是部分获奖作品:

一等奖《闽敦钟韵》(作者:康津),巧妙融合浑天仪造型与珐琅钟工艺,将古代天文智慧转化为现代家居艺术品。

 

二等奖《璇玑仪梦》(作者:张耀文),重构浑天仪为香薰烛台,实现文物功能的诗意转译。

 

 

三等奖《法国珐琅钟》(作者:张艺馨),跨界融合中西工艺,展现文化对话的多元可能。

 

 

下一步,福建省文物局将继续依托非国有博物馆联盟和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盟,指导各非国有博物馆在文化阐释、技术赋能、场景锚定等方向持续深耕,推动社会各界创作者参与到文物活化利用和文化研究阐释中来,并在文旅手信、随身美器等高频场景中植入文化基因,让传统以轻盈姿态融入当代生活。大赛获奖选手将受邀参加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建主会场活动,并进行现场颁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