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言出自宋代大儒朱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不断启迪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使命的重视。
为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由福建省文物局指导、新福建联合推出的《福博寻宝》系列文物科普视频正式上线。
《福博寻宝》系列是一场游览福建博物馆的奇妙之旅,也是一次对“福”文化加深理解的思想游历。该系列在推出福建博物院、华侨博物院的文物故事后,继续走进泉州市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探访海丝文化故事,走进朱子文化遗址、寻踪朱子讲学足迹、探访先贤智慧给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带来的贡献。
正值教师节,为纪念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朱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实践做出的巨大贡献,福博寻宝项目组联合福建博物院、德化名窑和名师、以及清华美院研究生设计小组,组建美育研发团队开发“朱子有福礼”系列工艺瓷器和茶具,以多元文化产品创新拓展的形式,在教师节之际,向这位一生致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儒学大师致敬。
朱熹是著名的教育家,不断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致力让每个“成长觉悟”的思想,都能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源源活水”之一,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此次创作研发的“朱子有福礼”系列文创礼品将在“海丝高速商城”平台和福建博物院进行合作销售,通过“美育”文创引导亲子教育新方式,增加家庭教育素材,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道德方面的引领作用。该系列文创还创新地搭载了《福博寻宝》系列文物科普视频,通过多元渠道推广福建“福”文化故事和文物故事。观众扫码后不仅可通过全新视野、从“福建文明”的源源活水中汲取精神力量,还可体验“福”文化的文物与历史资源为家庭教育带来的心灵“营养”。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表示,文物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和结晶,在博物馆寻根探源、溯源“何以中国”“何以福建”的文明密码,推广和传播“福”文化;同时结合时代需求创新传承方式与渠道,可以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源源不断地贡献福建文博工作者的力量。
据悉,《福博寻宝》系列在内容上还将持续更新,由可爱的线上动画解说员带领观众行走于八闽大博物馆藏中,感受“福建文明”起源,领略“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的洗礼,感悟“红色文化”映射的爱国精神的震撼,从文物中品味先贤智慧、探索“福文化”的厚重底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