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2014年—2018年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
2018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2018级研究生、古代工艺美术与建筑史爱好者
个人事迹
王天祥,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是古建爱好者、志愿者,成长起来的文博行业研究者、守护人。自高中研学起,王天祥就开始撰写福建古建筑调查报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他熟悉掌握福建的老建筑特色及其发展历史,尤其对古建构件纹饰细节的把握和断代,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看法,善于观察细物细节,辨析不同年代的技术更迭与差异。
王天祥是“福州老建筑群”的元老级人物和管理员,曾多次为保住福建明清时代的古建筑而奔走、众筹、宣传,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文物守护者”。
拯救老建筑与福建民俗
缪氏宅第(以下简称缪宅)坐落于福建省福安市,当地习称“大厅堂”,为明嘉靖年间官员缪一凤所建,现存建筑由仪门、轿厅、大堂、后厅等组成,占地4000余平方米,规制近署衙大堂。两侧廊庑虽经后世改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仍呈现典型的明代中期风格,局部还有宋元建筑遗风,是建筑风格从高古到晚期风格过度的重要实例,同类型建筑在福建省内乃至东南地区普遍具有较高的文保等级。另外,该建筑与缪一凤、缪士珦、刘中藻以及艾儒略等名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清一代已为当地重要的“名人故居”。因该建筑群在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才被发现,本建筑群遗憾未获文物登记。2014年7月,福建省住建厅委托省内高校进行历史建筑普查,“大厅堂”由地方文物部门推荐,被福建工程学院调查队登记。
由于行政程序的要求,政府无法对这一暂时没有文物身份的珍贵遗构进行财政拨款用于科学修缮及添置消防设施,该建筑使用者也无力承担完全修复所需的巨额费用。由于屋面长期失修,缪宅最珍贵的第一进大堂常年受雨水侵蚀,木构件病害严重,这一稀见的16世纪遗构随时有倾覆之虞,无法安全地等到下一次文物普查,获得文物身份即能解决修复所需资金。为保住这一珍罕美丽的明代中期建筑精品,2017年5月份起,王天祥跟同伴在网上发起众筹,为珍贵的古建筑筹款续命,在双台风登陆之前,给它撑起支架,建一个防雨棚,并进行一定保护加固,避免了一座福建闽东北明中期古代建筑的倾覆。这种民间文物爱好者、志愿者积极协助政府分担压力,让有限资金更多地用于抢救性修复上的做法,彰显了“人民群众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
他曾为福安阳头历史文化街区申报编写了阳头历史建筑价值分析的文字,为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顺利申报奠定理论和专业基础,该片街区已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他于中学时代便经常向文博部门反映或提供新发现的文化遗迹信息,为福安当地文博工作查缺补漏,并与文博部门有良性互动。
顶住压力抢救文物,保护古建筑
2018年,他和刘拓等人一起,保下了连江县城一片已被列入拆除项目的明代至今有价值的建筑群。人在外地的他在得知此明代建筑群将被拆除后,决定和刘拓一起到连江拍摄记录、做影像留存。他以身犯险,拍下了拆迁现场工人拆明代建筑的视频,并向朋友薛纪天和参与连江调查的古建专家陈朝军详细描述了现场状况,这段视频经福州老建筑微信公众号附在呼吁文章中发出,他提供的信息也在微博上被广泛传播,使得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成倍扩大,造成巨大社会反响。人民网福建频道曾以他所拍摄到的被拆明代建筑为切入题材关注连江县城古建筑保护。最终,呼吁引起高层领导重视,在省、市关注下,连江调整拆除思路,将建筑群整体保护。现在,该片区已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即连江县温麻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建筑里有些宅院是名人故居,征迁片区附近相关宅院据现有资料可能是福建现存最早木构建筑(即孙钦故居,为全国少有的监察御史宅第的实物遗存,后被“插队”评为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很大的保存价值。
积极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他是明末传统生活纪录片《三山旧梦》(Vaguely Dream In Hokchew)(2019)编剧之一,同时参与了摄影、美术、道具工作,并饰演片中人物王监生。
片中除了呈现晚明衣冠,还涉及了明末海上贸易、崇祯自缢、泉州南音、莆阳曾波臣(1568-1650)、南后街花灯、三绺梳头、开元寺灵源阁大火(1646)、隆武政权、清兵入闽等文史内容。该片取景地有乌山、于山、西湖、上下杭三通桥、宫巷林聪彝故居正厅和花园、黄巷小黄楼花厅回廊、朱紫坊芙蓉园、闽侯林氏举人宅、福清叶向高豆区园等。参考了秀水沈德符(1578-1642)《万历野获编》、定远刘若愚(1584-约1642)《酌中志》、长洲文震亨(1585-1645)《长物志》、松江叶梦珠(1624-1704?)《阅世编》、《三言两拍》、《大明会典》等书。
《三山旧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福州的历史和建筑,吸引大家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
善于钻研文物保护知识
故宫博物院曾邀请他帮着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的人辨认漆器和织绣,他能一眼发现漆器和织绣的特点和接补的痕迹,断代也很准确,这源于他的文博事业的热爱和不懈追求。
他不仅善于通过观察器物细节辨析工艺品在不同年代的技术更迭和风格差异,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工艺美术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曾应约开展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特展的探访,向人介绍藏品背后内涵。
他还曾应邀担任大学的建筑历史研习营的讲座嘉宾,和人分享闽浙传统建筑区系与居室布置、福安缪氏宅第保护棚筹建背后的博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