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龙岩博物馆征集到二十五期《岩声报》,其中月刊2期、期刊21期、周刊2期,保存较为完整。1994年,经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鉴定组专家鉴定,该批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为一级文物。
《岩声报》第十八期
1921年,邓子恢与章独奇、林仙亭、陈明、张觉觉(后叛变)、曹菊如等几位进步青年,在龙岩白土组织创办“奇山书社”。书社建立后,很快就吸引了向往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小学教员等约200人入社,他们对新思想、新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共同探讨改造社会的良方。他们所学习的书目主要有《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向导周刊》以及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文集等,并把读书心得油印成《读书录》,第二期改名为《同声》。书社的建立,不仅使邓子恢等有活动基地,而且对龙岩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起了启蒙作用。
《岩声报》第十六期
为了更好地“揭露社会黑暗,报道群众斗争,推广革命思潮,宣传社会主义”,1923年9月,邓子恢等人将《同声》的内容扩充,增加了新栏目,改刊名为《岩声》报,并公开出版。该报最大之使命是“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
为让更多的民众读到《岩声》报,邓子恢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发行计划,向海内外广泛征订。
由于他们的努力,从1923年9月1日《岩声》发行第1期起,到1926年1月22日出版的第43期止,共出版发行了43期。其中1—24期为月刊,25—41期为半月刊,42期以后为周刊。其发行范围和销售量,在国内的12个省35个县市,发行达384份;在国外已远销到新加坡、日里、亚齐、三巴垄、仰光、吕宋、槟榔屿等7处,发行208份,总计发行给固定户的有592份。至26期,销售量共达700多份。
《岩声报》第十七期
《岩声》发行后,在国内外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南洋一带得到了华侨尤其是龙岩华侨的盛誉,那些“过番”而去的龙岩人,有的用舆论给予声援,有的从经济上给予积极支持。
《岩声》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福建之时,随后有效地引导了龙岩的群众运动的方向,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以邓子恢等为代表的闽西进步青年知识分子革命思想逐渐成熟的历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