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清木雕彩绘保生大帝坐像
来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8-11 09:30
清木雕彩绘保生大帝坐像,通高26.5厘米,宽19厘米,厚11.5厘米,神像头戴员外帽,脸涂黑彩,大耳、丹凤眼、悬胆鼻、杏仁口,脸上有挂须的五个孔,须缺,身穿阔袖宽袍,袍上涂红黑彩绘,彩绘大部分脱落,双手掌心向上交叠放于腹前,端坐于座上,脚微露,双脚踏于方形脚踏上。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花桥公、大公道,原名吴夲,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福建同安县白礁村(今属龙海市)人,是闽台地区影响最大的医药神。生前行医,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不问贵贱,悉为治病。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一带疫疠流行,吴夲救死扶伤,救活百姓无数,备受人民敬仰。景祐三年(1036年)卒。吴夲逝世后,被当地百姓奉为医神,立庙祀拜。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加以推崇,自宋至清,荣封累次,自人而侯而公而帝,褒旌不已。
泉州的花桥亭就是北宋明道二年间,吴真人来泉州治病住过的地方,人们为了怀念他在此地建庙崇奉,现成为吴真人三大庙宇之一。另外两座是福建龙海白礁慈济宫和厦门青礁慈济宫。
明末清初,保生大帝信仰随福建移民跨海入台。当时台湾瘴疠严重,医疗条件极端落后,因此,祀奉保生大帝的庙宇很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台北的保安宫,祭典最隆重的是台南学甲镇的礁慈济宫,都是从福建分灵出去的,两座庙宇均与福建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来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