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清关公、周仓、关平铜立像
来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8-08 09:15

  

  清关公铜立像高35.2厘米,宽11.7厘米,腹围31厘米,关公头戴巾帻,飘带垂于肩,阔脸卧蚕眉,丹凤眼,高鼻。外穿长袍,内穿盔甲,胸前露鱼鳞纹盔甲,戴腰箍,双手隐于袖内做拱之势,拢于腰右侧,侧首站立。   

  

   

  清关公铜立像   

   

   

  清周仓铜立像 

  

  清周仓铜立像,通高42.4厘米,宽16.6厘米,底座长15厘米,宽12.2厘米,腹围31.2厘米。周仓头戴曲檐高帽,大耳阔脸,铜铃眼,双唇紧闭,神态威严,身穿团领官袍,腰束玉带,脚穿长统靴,左手搭于右手上,放于胸右侧,侧立于四足方形座上。  

  

  

  清关平铜立像 

  

  清关平铜立像,通高43.2厘米,宽17.6厘米,底座长15厘米,宽12.4厘米,高4.5厘米,腹围31厘米,关平铜立像关平头戴巾帻,飘带垂肩,身穿团领官袍,腰束玉带,双手托《春秋》,脚穿长统靴,侧立于四足方形座上。

  关羽(162-220),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殁后因其忠烈勇武而被民间奉为楷模,称关公,广受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尊为关圣帝君,成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 

  周仓,字元福,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其形象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本是黄巾军出身,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也自刎而死。

  关平(178-220) 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原为冀州关家庄庄主关定之子,关羽过五关时被收为义子,从此作为关羽副将,随关羽南征北战,屡立功劳。关羽败走麦城之际,关平跟随,一同被捕,遭孙权杀害。

  台湾地区的关帝信仰是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的。对于进入宝岛的广大福建移民而言,关帝是“对抗番害的武力象征”,而且当时移民是单身远离家乡,为增强抵御外力侵犯的力量,台湾结拜之风盛行,他们在交换的结拜帖子上均写上“桃园一契,成为千古美谈”之字句。而对商人而言,关帝则是同行者信用、合作之象征。由于这种种原因,关帝信仰更广泛的传播,关帝庙数量迅速增加,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

  《三国演义》及此后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关平的形象在后世由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而渐渐丰满起来,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两侧也经常供奉周仓、关平的神像。

  
   
   
来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