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窑米色白釉仙翁立像收藏于漳州市博物馆,系明清时期闽南地区民间风俗信仰的体现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研究价值。2010年经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鉴定小组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此尊仙翁立像高32.2厘米,底12.7厘米;模印成形,仙翁呈站立状,身着长袖长袍,坦胸,左手握寿桃,右手持如意,站立于祥云台座上,台座略呈圆形,中空,背部帽尖有破损。灰白胎,施白釉,釉面莹润,开细小冰裂纹,底部露胎。
漳窑米色白釉瓷器以人物塑像最为精美,这尊清漳窑米色白釉仙翁立像便是其中典型藏品之一。
南极仙翁,原型是道教的“寿星老人”,为中国古代神话仙人。寿星先前的形象一般是"如意莲花冠,鹤氅、牌子、玎当、白发、白髯、执圭" 。明代,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突出的要数他硕大无比的脑门儿。山西永乐宫壁画中的寿星,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寿星形象,在永乐宫上千位神仙中,我们一眼就能将他认出,就是因为他那超级的大脑门儿。寿星的大脑门儿,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的头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寿桃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特供的长寿仙果。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儿,并在明朝末年定型为"白发白须、拄一弯弯曲曲长拐杖、头额长而向前隆起"的模样,这尊仙翁立像就是明末清初经典的寿星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