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博物馆】民国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肩章和徽章
来源:厦门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6-05 09:32
厦门市博物馆藏有两件特殊的文物,一件是厦门儿童救亡剧团肩章,长10.7厘米,宽4.4厘米;另一件是厦门儿童救亡剧团铜质徽章,直径3.3厘米。这两件文物记录的是一群厦门孩子在战火中进行抗日宣传的历史,这群孩子就是在抗日战争初期闻名海内外的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简称“厦儿团”。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日寇侵略。1938年,在中共厦门工委的直接领导下,30多名热血少年组成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7岁,隶属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简称“厦青团”)的第九工作队。他们白天在街头高唱抗战歌曲,为抗日将士募集钱粮;晚上在剧场演出,为民众加油鼓劲。
为了争取海外华侨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厦儿团”被派往南洋,去各地通过演出募集抗战资金。他们必须从漳州走路到广州,700多公里,他们边走边唱,边走边演,一路上宣传抗战。沿途群众都很感动,称他们为“炮火中的小英雄”!到达广州时,他们的事迹引起社会轰动,也引起了邓颖超同志的关注。邓颖超亲切接见了风尘仆仆到达广州的“厦儿团”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她还夸赞“厦儿团”的孩子们:“你们小小年纪,就这么热心爱国,真是我们的国宝!”
随后,“厦儿团”还前往香港和东南亚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和募捐,沿途唱抗日歌、演抗日戏,行程万余里,辗转20多个城市,演出数百场,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最终他们带着募捐到的五大卡车药品、衣物和10多万外币返回,有力地支持了祖国的抗战,他们身上的肩章和徽章也成了荣誉的象征。
来源:厦门市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