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博物馆】明弘治十一年(1498)铜钟
来源:邵武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4-25 09:55

 

 

  明弘治十一年(1498)铜钟,国家二级文物,现收藏于邵武市博物馆。铜钟体型较大,通高94.5厘米、口径70.9厘米、厚6-8厘米,重约137.5公斤。

  铜钟造型浑厚端庄,钟体呈喇叭状,通体现淡绿锈色;钮为双龙薄牢造型,钮高约16厘米,钮顶饰花卉呈团状。钟顶中心见圆形孔,钟肩部装饰九组简易莲花瓣一周。

 

 

 

 

 

钟体下部四区拓片图

 

  钟体壁略直,由七周弦纹及一组对称莲花瓣纹分成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以方框均分为四区,钟体下部四区内皆素面,而上部四区内有铭文,铭文共计315个字。除“光禄大夫侄官智亮”8字为横向书外,其它纵向书,皆为模印楷书阳文。

 

 

 

  该铜钟出自于和平镇坎头村惠安祠。据查,惠安祠古名“溪堂”“惠安庙”,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原系唐僖宗乾符末年镇将上官洎及其子上官兰的享祠。因上官洎号惠安,故名“惠安祠”。后又将邵武普遍信奉的福善王欧阳佑神像同供奉于祠内,欧阳佑隋代洛阳人,曾任泉州太守。而八月初五是欧阳佑的诞辰,这天和平一带以位于坎下村的中乾庙为中心举行跳傩,在惠安祠则举行“摆果台”的祭祀活动。这些一直保留下的传统佛事项目,皆与惠安祠有关,并延续几百年之久,说明惠安祠在当地村民心目中地位之高。此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年代、地点及捐资铸造者皆清楚明确,所表达的思想与期盼实为真挚。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起初它还是王权的象征,主要用于祭祀、宴享等典礼,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到了唐代,钟逐渐退出乐器组合,成为寺庙、学堂中用于集众、警示、报时的发声之物,乐器的功能已退化了。到了明代,铸造钟成一种功德,而且“功大者钟大”。

 

 

 

来源:邵武市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