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博物馆】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圆”经济建设公债券
来源:南平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4-17 09:00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伟大探索和尝试。由于国民党反动的经济封锁与军事“围剿”,中央苏区的财政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发展苏区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支援革命战争, 1933年7月22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发行经济建设公债的决议》,指出“为了有力地进行经济建设工作”,特批准“发行经济建设公债三百万元,并准购买者以粮食或金钱自由交付”。这套经济建设公债券面值分别为伍角、壹圆、贰圆、叁圆和伍圆。

  南平市博物馆收藏的就是面值为“贰圆”的经济建设公债券。该债券为纸制品,采用单面石印印刷,白底黑色图案与文字。纵15厘米、横12.5厘米、重0.7克。

 

 

  债券分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为公债券正票。四角为团花,内均为“贰”字。上方从右向左横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券”。中间主图为群众争相认购债券的场景,两边印“贰圆”字样。主图上方钤盖一枚醒目的红色大圆印章,印章的中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图案,四周环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的文字。印章右边红色字体竖写两列文字“本公债周年利息五厘 于每年十月一日付息”;左边红色字体竖写两列文字“本公债从一九三六年 十月起分五年还本”。印章下方右侧是“主席毛泽东”,左侧是“国民经济人民委员林伯渠”、“财政人民委员邓子恢”,在三人的名字之后各钤盖红色方形小印章。

  下半部为公债券的副券。副券印有7张尺寸相同的付息票,呈上下两组排列,上组为竖排4枚,下组为横排3枚。右下角第一枚为第一期兑付息票,其上方自右向左横书“经济建设公债第一期息票”,中间竖写“凭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领取息银壹角”,其上印有红色“贰圆”字样。下面横书“财政人民委员”,钤盖邓子恢方形小印章。7张付息票的息银均相同,只是年限有区别,每年兑换一张,自下而上、自右而左按兑付年限排列,兑现日期最早为1934年10月1日,最后一张为1940年10月1日。

  经济建设公债券发行之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迅速掀起了认购热潮,有力地支援了苏区经济建设和革命斗争。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经济建设公债未能如期付息和收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以往发行的包括经济建设公债券在内的纸币、债券、凭证等进行了兑付并合理计息。这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是一诺千金的诚信政府,更是党和政府对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与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认可,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鱼水深情。

  南平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张“贰圆”经济建设公债券,历经80多年岁月,至今品相完好实属难得,是研究我党历史特别是中央苏区经济发展史特别珍贵的实物资料。

 
 
 
来源:南平市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