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长泰区博物馆】民国木雕牧童骑牛像
来源:漳州市长泰区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3-27 09:24

 

  这件牧童骑牛像现收藏于漳州市长泰区博物馆,为国家一般文物。

 

 

  木质,通长26.3厘米,通宽9.0厘米,通高12.0厘米,雕刻一位赤脚、背着斗笠的牧童骑在一头蹲卧在地、体肥圆硕的水牛上。牛仰首,开口,耳朵两旁为弯而尖的牛角,两只黑色的大眼睛炯炯有神,蹲卧,柱子般的右前腿向前伸,其余的各条腿曲收,钢鞭似的尾巴与左后腿合在一起,脊背壮实、稳健,牧童趴在牛背上转头张望、微笑。牧童、水牛的线条刻画流畅,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通体施暗红色漆。牛角有局部缺损。

 

 

  牛是农民的“拖拉机”,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帮手,为人们的增产增收作奉献。只有把牛养好了,牛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在农耕时代,牧牛常由孩童来完成,他们在朝夕相处中,结成深厚的情谊。在许多牧牛的诗词、艺术品创作中,牛通常与孩童为伴,边玩边牧牛,这从部分精彩的古诗中可体现出来,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些诗句描述了一个个悠然自得、天真快乐、天性好玩的牧童形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历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牧童度过累并快乐着的童年。

 
 
 
来源:漳州市长泰区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