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博物馆】明龙首玉带钩
来源:南平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7-25 09:18

 

 

  该文物长7cm,宽5.5cm。

  器身整体呈“S”形,钩头部分雕作龙首形,背部制有一钮,白玉质地,线条流畅,雕琢较精细。带钩古又称“犀比,大约出现于西周末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明清时重又出现。大多数带钩的造型都十分简单,主要包括为钩首、钩钮、钩体,三部分,基本形制侧视为“S”形,制作原料以铜、铁为主,也有金、银、玉、石等材质的。造型上看,既有琴形、棒形,也有鸟形、琵琶形,还有虎形、小钩等。带钩的比较普遍的使用方法是将钩钮嵌入皮革制成的腰带的一端,让钩体正面向外,钩首钩挂在腰带的另一端穿孔中。有些贵族使用腰带时,为显示身份,不在腰带上穿孔,而是将皮革腰带的一段装置上一个玉环或者是铜环,然后将带钩的钩首挂在环上。


 

 
来源:南平市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