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展示着一把见证艰苦奋斗精神的剪刀。这把布满锈迹的剪刀长13.1厘米、宽5.1厘米,表面的锈迹已经掩盖了其本来的颜色。剪刀的主人是闽西籍开国将军王奇才,它默默展示了一代开国将军的艰苦奋斗的革命史。
王奇才(1903-1976),上杭县才溪乡人,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师军医处长、政委,师卫生部部长,军团医院政委、卫生部政委,中央军委总卫生部政治部主任,翼中军区分区政委,军区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抗日战争时期王奇才先到晋察冀军区,后转到更艰苦的冀中军区,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当时冀中军区遭受水旱灾害,加上敌人的掠夺,群众生活困难,部队的生活条件很差,王奇才和士兵同吃同住同战斗。这把剪刀细长、头部比较尖、手柄两环较小,这些都比较符合医用剪刀的特征,而王奇才将军并非军医。这把剪刀的具体来历现在已难以考究,可能是从战斗中缴获,也有可能是战友的赠送。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一把剪刀算得上是珍贵的生活用品,从20世纪40年代直到建国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王奇才将军仍一直留在身边长期使用。
这把剪刀于2012年7月15日由王奇才之子王欣、王战生捐赠我馆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