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博物馆】清道光文魁牌匾
来源:福建土楼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3-03 09:08

 

  福建土楼博物馆三级文物,藏品长168厘米,宽58厘米,红底素外框,基本完整,白底墨书“文魁”二字,其中“魁”少了一撇,多解释为谦虚,不出头,少一点鬼的意思。对研究古代科举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上款:钦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响魏元烺为

  下款: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中式举人彭上治立。

  【注释】 

  文魁:乡试(清代乡试考场设于各省称贡院)于八月举行,亦曰秋闱。九月放榜(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

 

 

  题匾人魏元烺(1779年-1854年),字丽泉,直隶永平府昌黎县(今河北省昌黎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进士。选庶吉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山东肥城知县,同年转任山西洪洞知县,嘉庆二十年(1815年)官太平县。历升平定直隶州知州、云南府知府、迤南道,四川、江西、福建按察使,广东、福建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升福建巡抚,署闽浙总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回京任大理寺卿,历任兵部、刑部侍郎,升礼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任内。谥勤恪。

 
 
 
来源:福建土楼博物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