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1日少年先锋编辑委员会出版苏区少先队中央总队部机关报《少年先锋》(第一期)是国家一级文物。1976年11月3日,连城县新泉整训纪念馆从新泉公社畲部大队征集收藏。
玉扣纸铅印,封面上一幅宣传画,一位女少先队员右手举枪、左手拿红旗,前方是一颗红五角星,在画的下部分写有“少年先锋”、“第一期”,“一九三二、八、一”,画的四周是红黑长方边框,上边框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在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创刊了一种少年刊物——《少年先锋》。
该刊是苏区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机关报。内容为:
少年先锋的宣言。
拥护红军胜利,反对四次“围剿”。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性质与组机构造。
目前少年先锋队模范队的作用与工作。
在转变中的瑞金县少先队。
中央苏区的少年先锋队,是红军的助手,是土地革命的生力军。尽管他们都是十四至十七岁的少年,但是却承担着革命的重任,为了远大革命理想而浴血奋战。在军事上受红军和赤卫队的指挥,在组织上具有独立的性质。担负着生产、支前扩红、带路送信、教护伤员、参军参战保卫苏区的伟大任务。为一次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大围剿”,保卫中央苏维埃政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期间,《少年先锋》为他们吹奏的是一支响亮、激昂的冲锋曲。
对革命队伍内部出现的一切坏现象,如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等等,《少年先锋》即以其犀利的笔锋给予了无情的揭露。“轻骑队”一栏就是一把锐利的解剖刀。例如有一则:“因为爸爸妈妈没有花边用了”,其中谈到宁都县竹管嵊区的少先队主任不经任何人同意,把区队部的办公费私自拿回家去用了,别人问他时就“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爸爸妈妈没有花边(银元)用了。”这是多么可笑可恨的事情。当老百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革命流血流汗时,他竟然贪污公款,还振振有词,这样的干部要他干什么?后来理所当然地被少年先锋队员们赶掉了。
《少年先锋》登载的都是少先队参战工作的经过,少先队的政治的军事的训练方法与材料,各地少先队工作的经验与成绩,以及革命的歌谣与革命领袖青少年时的故事,读来倍感亲切,因而受到少先队员们的热烈欢迎。由于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识字运动,很多队员都上了学,加之《少年先锋》的文字通俗,明白浅显,很多队员都能读懂。有些不能自己阅读的队员,也由少先队组织集体阅读。当时在中央苏区范围内,不少地方都设立代销处,《少年先锋》编辑部曾计划发行量要求少先队员人手一册,因为物质困难等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但每个少先队分队至少有一册以上。
《少年先锋》为半月刊,主要写稿人有爱萍、挺群、才莲等。出版地是瑞金,印刷是中革军委印刷所,总发行是汀洲少年先锋总发行所。价目每本铜元二片。《少年先锋》有加强对各地少先队的政治领导与工作指导、供给各地少先队政治军事训练的材料、提高队员的政治文化水平与政治积极性、传播各地工作和斗争的方法与经验,使缺点、错误不至普遍发展与重复的作用。
由于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与军事“围期”,使得苏区的物质供应极其困难,第四期出版就因故推退了。第五、六期合刊出版时,曾登载启事,声明自本期起暂时停刊而以后在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上另辟一专栏,专门指导少先队的工作。
《少年先锋》虽然出版时间不长,却有相当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少年先锋》不仅是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而且在我国少年儿童刊物史上也留下了光荣的记录。我们党在早期革命斗争中曾创办过不少少年儿童刊物,《少年先锋》是其中较重要较有影响的一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