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福丨清描金彩绘“万福来”博古纹漆皮箱
——见证新人们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5-07-07 16:23

 

清描金彩绘“万福来”博古纹漆皮箱,福建民俗博物馆藏品,长67.5厘米,宽44厘米,高19厘米。皮箱小巧精致,皮胎上髹涂朱红生漆、描金青铜鼎、香炉、如意、蟾蜍、古籍书、花卉等吉祥纹饰。箱内盖上印有商铺款识:“李记——万福来,本铺住福省杨桥巷内第贰间,台式各款皮箱,货真价实,请认本号招牌为记”。

福州传统的皮胎漆艺木箱,多以杉木及牛皮为里,生漆做面。根据用途,形制大小不一,分为大尺寸的大皮箱,轻巧扁平的小型箱、手提箱,还有装朝冠的圆形帽箱,装契约、票据的票据箱及装金银首饰的枕头箱。旧时福州三坊七巷杨桥巷(今杨桥路),就有许多知名的漆皮箱店铺,如“万福来”“万和金”“盛兴铺”等,鼎盛时期有20多家店铺。每个箱子制作都十分讲究,密封性很好,收藏丝绸和皮毛类衣物经久不变色,也不会被虫蛀。

旧时福州民间传统的五大嫁妆中,杨桥巷作坊的髹漆全牛皮箱是其中之一。其余分别是台江小桥头及省府路的藤漆皮枕、三坊七巷大水流湾、小水流湾的“桶石”(便桶)、“马口”一带作坊的“镜箱”(梳妆箱)以及南后街一带作坊的花灯、玻璃宫灯。

朱红色的皮箱加上描金的吉祥纹饰很是喜庆,在当时风靡一时。婚嫁前期,富裕的人家都会提前多定制几个,箱子里不能空着,要放入新衣服、娘家陪嫁的金银首饰和贴身使用的物品等。接亲当天,随着迎亲队伍风风光光地抬到男方家里。民国三大才女之一林徽因的嫁妆里就有朱红色的漆皮箱。时至今日,福州新娘依然有带红箱子去夫家这一习俗,只是现在都用两个红色行李箱代替了。

福州传统婚俗中,还有“开皮箱”这一仪式,也就是闹洞房结束后,由婆婆主持,女方家置办的嫁妆皮箱要一一打开亮相,由“好命仈”,即有福气的人或者女眷中的长者将皮箱一个个打开,看陪嫁是否丰厚。每个皮箱的衣物和压箱底的红包都会被小心拿出,细细过目,新娘带来的金银首饰票据等都会当场数一数。结束后会依序叠好放回皮箱内。

髹漆全皮箱伴随福州几代人生活了很长的时间,一度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欢迎。上世纪60、70年代,髹漆全皮箱手艺人制作的皮具制品为国家出口创汇,也让世界各地人们了解到福州传统工艺的魅力。现如今,市面上已然很少看到髹漆全皮箱,但一些老髹漆全皮箱历经百年依然完好如今,作为传统的婚嫁嫁妆,见证了一对对新人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是福州婚俗文化的重要代表物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