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福丨青釉羊身插器
——点亮福建人仁、义、礼、德的文化之光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5-04-21 16:32

 

福建博物院藏有闽侯西晋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青釉羊身插器,高12.5厘米、长17.5厘米,这只羊身形肥硕,温顺跪卧,羊须、羊角雕刻细致,羊身中空,背部立有一根空心插管与全身相通,为当时人们使用的灯具。整件器物青中略泛灰,釉色均匀,集观赏和实用为一体。两晋时期,福建陶瓷业迅速发展,陶瓷灯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

国传统文化中,羊一直被人们视为吉祥瑞兆《诗经》中咏羊的作品14首之多。殷商时期许多稀世青铜器上都雕刻有羊,比如四羊方尊等精美的纹饰使青铜器华贵非常。羊也是祭祀礼仪的象征商周时代最隆重的祭祀是以牛、羊、猪作为三牲,叫“太牢”;只用羊、猪的,叫“少牢”;有时只用一只活羊作为祭品,叫“告朔”。无论祭祀用品怎样减少,都不能缺少羊。由此可以看出羊在祭祀祈福中的特殊地位。

在《汉字大字典》中,以羊为部首的汉字就有204个之多,充分说明羊对我们祖先生活影响力的巨大。很多吉祥意义的字都与羊有关,比如美、善、群、义、祥,这五个字刚好代表了五种优秀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羊专属的“五福”。

美,“羊大为美”。可见古人对美的感觉最初可能就是在饲养羊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羊能供给人类美味。

善,羊性情温良,是孝顺的代名词。古训《增广贤文》写道:“羊有跪乳之恩”。羊羔在吃奶的时候,前面两条腿是跪着的,这是动物的天然习性,但古人却赋予了它道德内涵,称赞羔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道理

群,古人根据羊合群的习性造出了这个字,“群”也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是区分小人与君子的标志。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合群但不结党营私。

义,繁体字“義”由羊和我两部分组成。《说文》解释道:“义,度也”。义是道德和法度的文字见证,是中国社会的公认美德。

古代,“羊”与“祥”字是相通的,供桌上有羊,就是吉祥征兆。

所以,这件青釉羊身插器不仅仅是一件灯具,更是吉祥器物。长夜漫漫,四下寂静,一盏羊灯陪伴左右,驱散黑暗,点亮福建人仁、义、礼、德的文化之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