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物资源>福建文物资源简介
福建文化遗产简介
信息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3-11-07 20:22
字体:

  

福建是文化遗产大省,资源丰富、数量众多、品种齐全、特色鲜明。

  一、物质文化遗产

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251处,总量居全国第10位(全国70万处)。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可移动文物为469222件/套(769364件)。

  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约5200处。

  拥有“武夷山”“福建土楼”“鼓浪屿”“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等5处世界遗产;海上丝绸之路、三坊七巷、闽浙木拱廊桥、闽南红砖建筑、万里茶道等5个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全省文物独具特色,如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831处,涉台文物1515处(约占全国涉台文物总数的四分之三),海丝文物218处。

考古发现:三明万寿岩遗址(2000年度)、浦城猫耳山商代窑址(2005年度)、浦城管九村土墩墓(2006年度)、漳平奇和洞遗址(2012年度)、永春苦寨坑窑址(2016年度)等五个考古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万寿岩遗址、城村汉城遗址、明溪南山遗址、德化窑遗址以及万里茶道(武夷山,跨省项目)、明清海防(崇武城墙、镇海卫城址、胡里山炮台、马江海战炮台、亭江炮台等,跨省项目)等6项列入国家“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

三明万寿岩遗址、城村汉城遗址成功列入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南山考古遗址公园、苦寨坑窑考古遗址公园、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至此,我省已建成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3家。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万寿岩遗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约500米处,距三明市区31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9ˊ37",北纬26°16ˊ13",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遗址。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包括四个区域:一是遗址展示区,是以遗址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二是管理服务区,是集中建设管理运营、公共服务等设施为主的区域。三是预留区,是考古工作不充分或暂不具备展示条件的区域。四是相关资源展示区,是具有重要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的区域。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城村汉城遗址作为汉代多民族国家统一进程的见证地,是福建境内考古发现的唯一有城墙环绕的上古时期大型城市遗址,也是闽越国的政权中心。在遗址公园主入口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内有游客休息室、图书室、开放实验室、互动体验区、研学长廊(陶艺体验区)、文创中心等,为游客提供各类服务。

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八个:昙石山考古遗址公园、东溪窑(南靖、华安)考古遗址公园、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将乐岩仔洞考古遗址公园、明溪南山考古遗址公园、浦城猫耳山考古遗址公园、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漳平奇和洞考古遗址公园、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

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三个:晋江金交椅山窑考古遗址公园、建瓯北苑御焙考古遗址公园、建阳建窑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列入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福州新店古城遗址、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安溪下草埔冶铁遗址、平和南胜窑址、三明中村窑等五处列入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全省有水下遗存50处。

  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6座。有中国历史文化街区4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5个。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5个。有中国传统村落552个,省级传统村落641个。

  我省现有登记设立备案的博物馆147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04家,非国有博物馆43家。国家级别博物馆中有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0家、国家三级博物馆20家。经过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现有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共计769364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省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南音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名册),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3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17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15个。

  三、世界文化遗产

  (一)我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四处: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999年12月);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2008年7月);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021年7月)。

  1、武夷山

  武夷山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处福建武夷山市的西南部,包括中西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以及古汉城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区域,中部的九曲溪生态保护区则为次核心区域。

  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点主要有:架壑船棺、闽越王城、武夷精舍、兴贤书院等。

  武夷山悬棺葬分布武夷山风景区内九曲溪沿岸,武夷山古代船棺分布在18处,现存船棺19具。

  闽越王城位于风景区南约20公里处,依山傍水、保存完整、规模宏大,是现今我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被誉为“中国江南第一古城”。在48万平方米的王城内外,发现了闽越族人民的居住遗址、陶窑群、墓葬手工业作坊区、祭祀建筑等遗迹,以及印泥文字、坚利的铁兵器和生产工具、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以及其他众多令人惊叹的遗存。

  武夷精舍位于五曲溪北隐屏峰西南麓,占地数亩,是当时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世称“武夷之巨观”。武夷精舍落成后,朱熹在此著述讲学长达十年之久,来此就读的四方学者众多,朱熹在此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等一批理学著作。

  兴贤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古街上,兴建于南宋孝宗(1163—1189年),据传是朱熹为了纪念其师胡宪而建的。兴贤,意为兴贤育秀,书院门牌楼高耸,上嵌竖匾,匾文为朱熹手迹“兴贤书院”四个遒劲的大字。朱熹曾在此著述授徒、传播理学,兴贤书院也就成为朱熹重要的学术活动场所。

  2、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中国东南山区土楼中最出色的代表和最值得保护的典范。这些土楼建造于13——20世纪,坐落于肥沃的深山峡谷之中,是一个社区族群长久以来共同生活和抵御侵害的居住传统的独特见证,代表了7个多世纪以来夯土建筑技艺的出现、创新、发展和杰出的艺术水平。福建土楼内部精细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其中一些具有精美的外部装饰,满足了社区人群在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需求,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了在面临潜在威胁的环境下,处于偏远地区的复杂社会组织的一种发展模式。土楼建筑和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显示了风水观念,以及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理念。

  福建土楼数量众多,其总量大约3000座上下。入选世界遗产的土楼由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组成,即:永定的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南靖的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和贵楼、怀远楼;华安的大地土楼群,共计46座土楼。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下洋初溪村,由集庆、余庆、华庆、庚庆、锡庆、福庆、共庆、藩庆、善庆共计10座土楼组成。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湖坑镇湖坑村,由光裕、福兴、奎聚、福裕、如升、振成、庆成共7座土楼组成。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高头乡高北村,由承启、五云、世泽和侨福4座土楼组成。

  衍香楼位于永定湖坑镇新南村,1842年开始修建,单重圆形土楼,振福楼位于永定湖坑镇西村,始建于1913年,双重圆形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书洋镇上坂村田螺村,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共5 座组成,其中步云楼位于中部,其余4座土楼发分布于四周。这5座土楼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居高俯瞰,4座圆楼拱卫中间的方楼,形成极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观之令人震撼。

  河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曲江村河坑村,由朝水、永盛、绳庆、永荣、南熏、阳照、永贵、裕昌、东升、晓春、永庆、裕兴共计13座土楼组成,是入选世遗土楼最多的土楼群。

  怀远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元年,单重圆形土楼。

  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雍正十年,单重长方形土楼。

  大地土楼群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由二宜楼、南阳楼和东阳楼组成。二宜楼建于清乾隆五年,双重圆形土楼,是世遗土楼中为数不多的单元式土楼。

  3、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鼓浪屿”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1.88平方公里的小岛。“鼓浪屿”开拓于宋末元初,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历史中,随着厦门作为福建地区早期开放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受到来自中国闽南地区、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等多元文化的共同影响。外来多元文化的碰撞、共存和融合,以及华人文化具有的巨大创造力和积极作用是“鼓浪屿”独特的文化特征。“鼓浪屿”完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传统社会融入现代公共设施向新社会形态转变的历史变革。“鼓浪屿”是在多元文化共同影响下发展、完善的近代居住型社区的独特范例。岛上公共租界时期的国际化公共社区整体空间结构和环境要素以及历史建筑都被相对完整保护下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近1000点。

  4、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认为符合世界遗产文化标准第2、3、4条,于2016年被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泉州曾是10-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它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分布在自海港经江口平原并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它们完整地体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多维度地支撑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价值主题。 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它与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等共同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这些珍贵的石刻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宋代海洋贸易与季风密切关联的运行周期等历史信息,反映出海神信仰对贸易活动的精神促进。

  市舶司遗址

  泉州市舶司设置于1087年,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对宋元泉州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贸易各参与方的共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反映出泉州港口依托于庞大帝国的独特属性。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它是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

  天后宫

  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它与真武庙、九日山祈风石刻等共同体现出民间信仰与国家意志相结合对海洋贸易发展的共同推动。它与泉州的商人群体密切关联,见证了海洋贸易作用下泉州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

  真武庙

  真武庙是宋元时期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也是古法石港的重要地标,为宋元时期商人群体从事海洋贸易的重要精神寄托。这里是泉州官员祭海的场所,体现了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

  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外宗正司是1130年以来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这一群体是泉州多元社群中具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不仅提升了泉州的消费能力,还积极参与海洋贸易。南外宗正司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它与泉州文庙及学宫、开元寺、老君岩、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共同反映出宋元泉州的世界性多元社群

  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是儒家祭祀场所和泉州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是泉州社会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元寺

  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地方政权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具有重要贡献。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巨型石雕像,是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体现了泉州港口依托农业帝国的独特历史文脉,反映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活跃的文化特征和港口的繁荣成就。

  清净寺

  清净寺是泉州古城商业性城区中的伊斯兰教寺院,是宋元时期跨越重洋来泉州营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稀物证。它与伊斯兰教圣墓共同见证了活跃在泉州的外国族群的文化、宗教和生活传统,也见证了宋元泉州的人群汇聚、商贸往来和文化繁荣。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是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史迹,与清净寺共同见证了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动,反映了宋元泉州多元文化的交往与融合。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史迹,显现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其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为宋元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间广泛的价值观交流奠定了基础。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显著特点的产业结构,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它与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等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海洋贸易对泉州地方产业发展的积极促进。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内陆地区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其兴起受益于宋元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在发展过程中创烧出独特的白瓷产品,显示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本地制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洛阳桥

  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它与安平桥、顺济桥遗址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它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官方、僧侣等社会各界对商贸活动的推动和贡献。

  安平桥

  安平桥是泉州与国家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其建成是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

  顺济桥遗址

  顺济桥是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是伴随海洋贸易发展而建设的出入古城商业区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的水陆转运系统。它与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共同体现了海洋贸易推动下古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见证了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

  江口码头

  江口码头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是连接古城的水陆转运节点,与真武庙同为泉州城郊的重要内港“法石港”的遗存,反映了内港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它与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等共同体现了宋元泉州由内港码头、外港码头、航标塔等共同构成的河海运输网络。

  石湖码头

  石湖码头是泉州外港码头的珍稀物证,实证了宋元泉州优良的建港条件,它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元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

  六胜塔

  六胜塔是石湖港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并有护佑商旅的作用。其建造是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万寿塔

  万寿塔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二)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

  1、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被认为符合世界遗产文化标准的全部1-6条,于2012年被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该项目申报的遗产点有数次变更,目前确认的遗产点除了福建泉州外,还有江苏南京、浙江宁波和广东广州等城市。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有2000年左右的发展史,其萌芽于西汉初年、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五代,兴盛于宋元、转型于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从中国跨海向东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向南向西绵延至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地中海沿岸。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通过海路,以商贸为依托,承载政治交往、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科技交流、移民往来、艺术交融等广博内涵的对话之路,是沿线各地区进行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和平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和重要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时空广阔,给今天的我们遗留下许多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尤以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4座城市最为丰富。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古就是我国对外沟通的重要门户。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上,福建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八闽大地上至今保存了大量与海丝有关的文化遗产。从汉代“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的福州港,到始建于西晋时期的“温麻庙”;从南朝时期的怀安窑、磁灶窑到唐五代时期的甘棠港、刘华墓;从宋代的伊斯兰教碑刻、后渚港沉船、九日山祈风石刻、草庵,到元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从明代的漳州月港、德化瓷、克拉克瓷、妈祖信仰到清代有武夷茶,都是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

  在这申遗4座城市当中,泉州名列其中并具有主导地位,这既是福建省在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体现,也是福建省高度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成果。

  2、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被认为符合世界遗产文化标准的3、4条,于2013年1月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地处晋代子城之外,唐代罗城之内,东靠福州城的中轴线,西以安泰河及唐五代城墙为边界,南以乌山、于山两山为依托,是福州这座山水城市中从唐代以后传统士人居住区。

  三坊七巷源起于唐代,完善于宋代,至明清时期鼎盛的古老坊巷格局至今保留基本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许多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于此。

  自唐宋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地区士大夫、富绅之家的聚居地。尤其是近代以来,三坊七巷名人辈出,其代表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林旭、严复、林觉民等,他们在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坊七巷从唐宋以来形成相对独立的街区,至今仍延续着传统城市住区的空间格局。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南北主轴线,西侧依次排列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东侧依次为杨桥巷(路),郎官巷、塔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路)“七巷”,构成鱼骨状的主体巷道结构。这些街巷名称沿袭自唐宋,少有变化;区域内的城市考古遗址,揭示出现今街巷格局与唐宋坊巷格局间清晰的承接关系,展现了三坊七巷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里坊制度的历史面貌和变迁历程。

  3、闽浙木拱廊桥

  闽浙木拱廊桥被认为符合世界遗产文化标准第1、3、5、6条,于2012年被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木拱廊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活化石”,是我国传统木构件中技术含量最高一类结构形式,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绝无仅有的珍品。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桥两端底部支撑在两岸岩石上,桥底座由数十根粗圆木纵横拼接对拱而成“八字结构”,不用钉铆,而是靠自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大小所成角度、水平距离等巧妙拼接,是一种“河上建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独特桥梁形式。因形似彩虹,又称虹桥,因桥上建桥屋又俗称“厝桥”。桥梁教科书将它定名为贯木拱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那座横跨汴水的虹桥就是木拱桥典型代表。

  我国现存木拱廊桥100多座,主要分散在福建东北、浙江西南边界一带,有单孔桥、多孔桥,最长为屏南万安桥,长98.2米。单孔跨度最大是寿宁鸾峰桥,长度为47.6米。闽浙22处木拱廊桥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其中福建12处、浙江10处,分布在福建寿宁、屏南、周宁、政和,浙江泰顺、庆元、景宁等地。

  闽浙木拱廊桥遗产价值:木拱廊桥将它地域特色与桥梁结构技术集于一身,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社会沟通与自身的交通功能融为一体。是闽浙山区古代工匠和山区人民创作精神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4、闽南红砖建筑

  闽南红砖建筑被认为符合世界遗产文化标准第3、4条,于2012年被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分布在中国海峡两岸的闽台红砖聚落,是伴随闽南民系的发展,从中国传统民居演变而来的极其独特的民居形态。

  聚族而居,敬宗收族的传统,严谨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反映出传统的理学思想,家族制度在这里的深远影响;而根源于地域环境的海洋文化外向性特质,又造就了这些聚落与众不同的浓烈色彩,大胆夸张的建筑造型和对建筑装饰的由衷热爱。闽台红砖聚落,是闽南传统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独特的地域文化的突出见证,并对其后的建筑形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以南安蔡氏聚落,金门黄氏聚落,雾峰林氏聚落等为代表的闽台红砖聚落,铭刻着他们古老家族的血脉渊源,见证着各个宗族历经迁徙,应对地域环境和社会变迁的不断挑战,最终形成一个既饱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外向性,极具开拓精神的文化群体的历程。真实地反映出从明代到民国,闽南文化独特的双重性格复杂的动态变迁,展现了闽南闽海海民系和其特有的民居聚落形态相伴相生的历程。

  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闽南红砖建筑包括南安蔡氏聚落、厦门大嶝郑氏聚落。

  5、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被认为符合世界遗产文化标准第2、3、5、6条,于2012年被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一般认为,万里茶道是指17-19世纪,以销售中国茶叶为目的的横跨东西方的一条商贸之路。万里茶道以武夷茶为主要商品,其路线由武夷山出发,经晋商向北运至中俄边境恰克图交易,进而传播至俄国莫斯科等城市。

  武夷茶北上远销俄国的茶路十分漫长,其始于明未,兴于清代,从武夷山出发,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跨越蒙古,北至俄罗斯边境恰克图,全长约4500千米,后人称之为“万里茶道”。

  在武夷山收购的茶叶,载到江西河口(今铅山县),然后改走水路进鄱阳湖再溯长江而上至湖北汉口。在汉口进行分装、经汉水至襄阳,过唐河,一直朝北运至河南赊店。再换陆路驮运北上,过洛阳、晋城、长治,到祁县,之后继续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到达归化(今呼和浩特)。在归化,换驼队行进约1000余千米到达库伦(今乌兰巴托),再行400多千米即抵达中俄边界城市恰克图,茶叶在此贸易之后再分送到俄国的各大城市。

  万里茶道,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它是继丝绸之路衰落后,东亚大陆上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路,虽然其与开辟时间比丝绸之路晚了1000多年,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经济意义与文化价值是巨大的,比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城市,积累了大量财富,推进了文化交流。 

  万里茶道持续了200多年,为推动中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对我国的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促进了我国中原地区和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深了中华文化 与俄罗斯文化的深入交流。万里茶道虽然已在20世纪初淡出历史舞台,但它作为我国中原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和融汇点所蕴藏的经贸、文化、旅游等丰富内涵,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福建省文物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大厦6层 福建省文物局

网站主办单位:福建省文物局 联系方式:0591-87505960 传真:0591-87118173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3 闽ICP备08010783号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 35012044029-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