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八闽文物之古建褐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东南网 发布时间: 2025-11-13 16:51

(一)城村汉城遗址:褐色砖石间回荡的王朝心跳

【文物身份证】

名称:城村汉城遗址

年代:

等级: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出生地: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

遗址特点:江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西汉城址。平面近似长方形,南北长860米,东西宽约550米,周长2896米,面积约48万平方米。方向为北偏西25度。

代表性发现:大量铁器、陶器和建筑材料,还有少量玉器和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出现“万岁”“万岁未央”“常乐”“常乐未央”等铭文瓦当和大量戳印文字。

 

“干栏式建筑”在江南独树一帜

排水系统合理自然,令人称奇

大型板瓦与云纹瓦当彰显王室气度

殿内红黑彩绘犹见当年建筑美

 

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郑友裕 摄)

 

褐是这片土地最古老的语言

战火淬炼成色、岁月沉淀为纹

瓦当残片、宫殿基址,每一处褐迹里

都藏着闽越人与汉廷周旋、与邻邦交锋的铁血往事

 

德济门遗址俯拍(成冬冬 摄)

 

褐土之下,

掩映着祭祀礼器的庄重

井窑遗迹中的生活气息

凝结着一个王国为固守疆域的坚定意志

 

闽越人凭此褐墙,立国守土

王气纵横东南,终汇入汉帝国版图

这段历史标志着东南地区从此成为

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城村汉城遗址全景(张涛 摄)

 

如今我们站在这里

看褐墙如史书层叠,听风过如闽越低语

它不语,却道尽一切

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历史见证

 

(二)崇武城墙:六百年未褪色的海防史诗

【文物身份证】

名称:崇武城墙

年代:

等级: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生地: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崇武半岛

遗址特点:城墙砌以当地盛产的花岗岩,周长2567米,城基宽约5米;外墙连女墙高约7米,内壁分两层(部分三层)跑马道,外墙顶部立城垛子1304个(与当年驻军人数相等),四方扩筑方形瞭望台5座。城内总面积约52公顷,4个城门均建有门楼,东、西、北三门加筑月城,西侧临港最低处另辟水关一道。

 

在崇武半岛的惊涛骇浪间

一段褐色城墙巍然矗立

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

也是万里海疆上永不褪色的抗倭丰碑

 

崇武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一座较完好的明代石头城。(成冬冬 摄)

 

行走于明代遗存的城垛之间

褐石垒砌的墙体依然坚固如初

墙缝之中镶嵌的不仅是牡蛎壳与糯米灰浆

更凝聚着一个民族抵御外侮的深厚伟力

 

崇武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成冬冬 摄)

 

褐石之内

沉淀着戚继光练兵的号令、闽南石匠的巧思

以及痛歼倭寇,保境安民的英雄之气

雄峙东海数百年以其沉着的褐色向我们诉说:

自明初以来,福建的海防精神便在此生生不息

 

崇武古城南城门外照墙上及偏东城壁上,还存有日寇炮击损坏的残迹。(成冬冬 摄)

 

如今我们立于城头

看褐墙如长龙蜿蜒,听涛声如战鼓未息

触摸褐石间六百年风霜

犹见先辈以石为甲、以海为疆的坚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