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之隅,历代妙手工匠抟土为器,将一抔抔细土塑成质地坚密的器物,用千年不熄的窑火烧炼出令世界惊叹的莹白。
谁满满“神韵”,慈悲为怀,立于祥云端?是何朝宗手中的观音立像,熠熠光辉,播撒希望的种子。
谁产自“福窑”,魁星高照,手持玉如意?是“中国白”的巅峰之作,惊艳世界,传递福祉与智慧。
谁器通“四海”,中西交融,真言身上纹?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远渡重洋,见证历史和未来。
“何派观音”的芳姿、“文昌坐像”的精巧让“德化白”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白”;漳州窑瓷器作为大航海时期的“丝路使者”,传递着中华文化韵味和艺术魅力……一艘艘满载瓷器与梦想的船只劈开湛蓝海波,从八闽大地驶向远方,凭借一段岁月不染的莹白,把“海丝之路”走出“瓷器之路”的美名,把“商贸之路”拓出“文化之路”的深邃。
瓷行万里,传奇未央。如今,瓷器更成为了现代“国礼”的一种,彰显着中国自信,传递着中国友好。
明漳州窑五彩开光阿拉伯文瓷盘
明代(1368—1644)
瓷 瓷器
口径38.5厘米底径18.4厘米高9.5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
漳州市博物馆 藏
该瓷盘为敞口,圆唇,弧腹,内直外斜式矮圈足。胎厚重呈灰白色,施白釉,足内底未满釉,足、底粘砂。内口沿红色双圈纹,下用绿彩描绘阿拉伯文字纹,腹部八开光及盘心主题图案也都描绘阿拉伯文字纹。盘上的阿拉伯文字纹饰内容经专家考证为《古兰经》中的警句与赞美先知穆罕默德的真言,是漳州窑瓷器中伊斯兰文化元素的重要体现。
该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融合与交流的见证,是自漳州月港出发传播文化的使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