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之隅,历代妙手工匠抟土为器,将一抔抔细土塑成质地坚密的器物,用千年不熄的窑火烧炼出令世界惊叹的莹白。
谁满满“神韵”,慈悲为怀,立于祥云端?是何朝宗手中的观音立像,熠熠光辉,播撒希望的种子。
谁产自“福窑”,魁星高照,手持玉如意?是“中国白”的巅峰之作,惊艳世界,传递福祉与智慧。
谁器通“四海”,中西交融,真言身上纹?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远渡重洋,见证历史和未来。
“何派观音”的芳姿、“文昌坐像”的精巧让“德化白”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白”;漳州窑瓷器作为大航海时期的“丝路使者”,传递着中华文化韵味和艺术魅力……一艘艘满载瓷器与梦想的船只劈开湛蓝海波,从八闽大地驶向远方,凭借一段岁月不染的莹白,把“海丝之路”走出“瓷器之路”的美名,把“商贸之路”拓出“文化之路”的深邃。
瓷行万里,传奇未央。如今,瓷器更成为了现代“国礼”的一种,彰显着中国自信,传递着中国友好。
明德化窑何朝宗款观音立像
明(1368—1644)
瓷雕塑造像
高50厘米 底径14.5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福建博物院 藏
观音赤足立于云座上,头正面饰三宝莲花,结高髻,上覆巾垂肩。面容端庄丰润,微含笑意,呈俯视状。身着广袖通肩大衣,袒胸垂挂璎珞,双手戴镯,交叉置于腹前,下着长裙,衣褶随风飘动,文静慈祥,娴静若思。通体施象牙白釉,釉面纯净莹亮,如脂似玉。胎体厚重,内空,座底露胎,胎洁白细腻。背部印有小篆“何朝宗”葫芦章及“宣德”方章。
该立像工艺精湛,比例准确,观音形象具有唐代韵味。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将观音静美柔曼、朴素典雅的风韵展露无遗。作品在注意表现人物内在性格的同时,也着意对神态和衣服纹饰进行刻画,衣纹线条清晰简洁,柔和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重点网站
-
全国各省区市文物部门网站
-
全省文博单位
-
其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