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物·神迹探幽】刀刻斧凿的千年历史印记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4-10-31 09:15

岩洞是人类最早的居所,岩石是人类最早的工具,最早的艺术载体。

 

  石窟寺及石刻是我国现行不可移动文物六大类型之一。严格意义上说,石窟寺是宗教建筑,石刻是为传达特定思想意识的而利用岩石雕刻的图画、纹饰、文字或立体形象,它们在性质、形式、功能上似不相关,但作为一种关于石头的伟大技艺,一种关于雕刻的非凡艺术,是一种关于思想的不朽记录,它们是一致的。

  在我国登记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石窟寺及石刻总量不多,比例不高。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数据,全国普查登记石窟寺及石刻24422处,仅占全国三普登记文物总数的3.19%;福建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33251处,石窟寺及石刻1624处,仅占福建三普登记文物总数的4.9%,平均一个县(市/区)不到20处。但,在前后公布的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寺及石刻共314处,占至公布总数的6.2%;其中,福建有14处,位列全国第十,占至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8.3%。石窟寺及石刻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占比,几乎是在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中占比的两倍,这从侧面反映出石窟寺及石刻文物价值的相对重要性。上述情况,与文物调查尺度、深度有关,更与人们对文物类别、文物价值的深层次认识与理论构建密切相关。

  石窟寺是“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是渊源于印度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形式,包括“毗诃罗”(Vihara)、“支提”(Caitya)两种形式,前者是僧徒居住、修持之所,后者是供巡礼、观像、礼拜的塔庙、祠堂、佛殿。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可到16世纪,形成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涵深厚的石窟艺术。宿白先生认为,中国石窟可分为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大像窟、佛坛窟、小型禅窟及禅窟群等七类,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差异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等四大地区,其中南方地区石窟数量少、分布散,摩崖龛像多于洞窟。在佛教石窟的影响下,道教等石窟造像也在宋元时期兴起。

  福建历史上未有大规模开凿的佛教石窟,这是由福建佛教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福建佛教勃兴于晚唐闽国、极盛于两宋(即10—14世纪),此时全国石窟开凿风气已衰颓;其次,福建佛教以中国化宗派天台宗、禅宗、净土宗为主流,重教观圆融、禅行念佛,不注重象教德业;最后,中古以后帝国意识形态固化,宗教日益世俗化,佛教信徒以普通民众为主,财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开凿石窟。与此相适应,福建佛教山林道场极为兴盛,出现独具特色的佛教石窟——“岩寺”。如同史前人类,僧徒走进天然岩洞,将洞窟整饬为僧房、禅房、佛殿,开拓了有别于“开凿洞窟”的石窟寺。

  福建沿海山区遍布岩洞、溶洞,岩寺也就遍布各地。诸如福州名山室、乐山极乐寺,厦门铜钵岩、太华岩,泉州新内金沙岩、瑞迹岩寺,漳州海月岩、海云岩、天柱山观音岩,莆田永兴岩寺,龙岩狮岩、百嘴岩石窟,三明甘露岩、宝盖岩,南平会圣岩、常坪石佛庵,宁德那罗延窟寺、池澳石窟寺,等等。最典型的岩寺,莫若福州市永泰县的名山室。名山室由麒麟洞、灵龟洞、金水洞、观音洞等组成,麒麟洞为主体,前接进深仅一间的单坡顶建筑,坐南朝北;灵龟洞为东室,洞口为明代所建祖师殿,洞内存华岩三圣及佛传故事等宋元摩崖造像,其中七比丘图疑为宋代民间信仰白莲菜的“莲社七祖”;金水洞、观音洞为西室,金水洞东西向,内建小型佛殿,殿内存宋代纪年石佛座,观音洞内原有石雕观音坐像。这些岩寺只有规模较小的造像,或不具造像,整体较为朴素甚至简陋,更接近“毗诃罗”的建筑形式,在艺术价值上无法媲美典型石窟寺,这也是福建岩寺未引起学界注意的原因。也因此,福建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无一处是以“石窟寺”列入。

  但此类岩寺数量并不多,“岩”更多时候是指石山或岩石,与岩洞无关,因此多数“岩寺”并不是“石窟寺”,需要细致甄别。如晋江市全文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资寺石造像所在的西资岩,南天寺石造像及摩崖石刻所在的石佛岩,实际上是背靠着高浮雕摩崖造像的岩壁建造的寺庙。此外,福建道观及民间宫庙也常称“岩”,其与佛教岩寺的历史渊源有待考察。总的来说,由于石窟寺理论制约及在其指导下的调查研究局限,福建石窟寺调查研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我国文物分类法,石刻包括岩画、摩崖石刻、石雕、碑刻及其他石刻等。据三普公布数据,福建普查登记的石刻不可移动文物接近1600处,52%是碑刻,39%是摩崖石刻,9%是石雕、岩画及其他石刻。福建石刻共有14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其中摩崖石刻8处,石雕2处,岩画、碑刻各1处,其他石刻1处。而在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摩崖石刻21处,碑刻7处,石雕5处,岩画1处,其他石刻2处,共36处。这些石刻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县市及名山大川,特别是唐宋以来社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福州、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区。

  岩画是先民在岩石上彩绘、刻画、敲凿、磨刻的图画,是最早的石刻,被认为是“原始艺术”。岩画在国际上是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目前已有超过30处岩画列入世界遗产,2016年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为我国第一处岩画世界文化遗产。岩画在福建漳州、福州、三明、龙岩、南平等地区都有发现,尤其是漳州,调查发现19处36幅岩画,其中华安县7处、漳浦县4处,是我国东南地区岩画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但分布较散、规模较小。华安县的仙字潭摩崖石刻相对集中,有60多个图案符号,其采取敲凿、磨刻等手法制作,以人、动物及象征符号为主体,部分符号已有文字性质,数量最多的蹲踞式人形图案,与左江花山岩画的彩绘蹲踞式人形极为相似。

  摩崖石刻、石雕、碑刻及其他石刻是人类文明时代的文化表达。从载体材料来看,摩崖石刻是利用自然岩壁进行镌刻的石刻,石雕、碑刻等则是对石料进行外形深加工、形成特定形状并单独竖立的石刻。就主要表达手段而言,石刻又可分为图画石刻、文字石刻、立体石刻等三类:摩崖石刻三者有之,文字石刻、立体石刻为主;石雕是立体石刻;碑刻主要是文字石刻,兼有图画石刻。我国石刻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殷商出现石雕人像,秦是各类石刻的发明开创者,制作了迄今发现最早的纪念性文字石刻——石鼓文,镌刻了最早的大型纪功石刻群——秦刻石,开启了贯穿两千多年的陵墓石雕表饰制度。立体石刻则在宗教领域大放异彩,受佛教的强烈影响,在魏晋逐渐兴起,南北朝时蔚然成风,隋唐臻至极盛,宋元赓续,成就我国灿烂的雕塑艺术。

  图画石刻是在岩面雕刻图形、图画、图像的石刻,著名如汉画像石,五代钱元灌墓星象图石刻,宋代华夷图碑、长安图碑、平江图碑、唐兴庆宫图碑等。图形石刻在福建发现得很少。摩崖石刻主要有福州濂江瑞迹岭岩画,南平碌磈山摩崖石刻群中的魁星罗汉岩画、观音岩画,柘荣县溪里岚岩画,晋江市罗裳画马石,华安县九孔星象图、言皇石星象图等。碑刻主要有安溪县清水岩岩图、福州于山大士出山像碑、鼓楼区武圣庙关帝圣像碑、华安县麒麟咬剑碑等。其中,安溪清水岩岩图是寺庙平面图碑,省内罕见。

  文字石刻是传统金石学的主要研究范围,但福建长期没有专门的金石著录,直到清末《闽中金石略》《福建通志·福建金石志》付梓才打破局面。前者辑录唐宋元铭刻154处,绝大多数是石刻,后者辑录晋至明清历代存文石刻多达776处,另有无年代石刻81处、存目石刻174处。两书主要辑录元之前的石刻,明清石刻收录极少。福建三普登记的文字石刻1460多处,明清时期的占至85%,是福建石刻不可移动文物的主体。但实际数量还远不止于此。以碑刻为例,近人郑振满、丁荷生(Kenneth Dean)等调查辑录福建宗教碑铭,兴化府(今莆田市)353方,泉州府(今泉州市、厦门市)1363方,漳州府(今漳州市)1771方,三府总数已接近3500方,这些碑刻大多散落在乡间田野。全省文字石刻存量之丰可见一斑。

  《闽中金石略》龚显曾序曰:吾闽名山大镇、祠宇伽蓝至迹,多有唐、宋石刻。乌山、武夷、清源、九日、太姥诸山,雄视东南。历代名人、筮仕、石窟寺及石刻篇流寓,先后寄迹于其间,碑记题咏,大书深刻。

 

  福建多山,除了名山大川,但凡有崖有石,不论是滨海乱石,还是驿道山崖,都有摩崖石刻。龚序所提到的名山摩崖石刻都已跻身文物保护对象,武夷山、九日山等摩崖石刻还是世界遗产的重要构成要素。碑刻更是被广泛竖立在大镇、宫庙、通衢、津梁、墓地等各个角落,有功德碑、纪事碑、题名碑、告示碑、墓碑(墓道碑)等,是古代社会最普遍、常见的纪念性石刻。名刻诸如唐《般若台铭》《敕贞元无垢净光塔铭》《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宋《万安桥记》《南剑州重建州学碑记》,明《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天妃灵应之记》等。此外,泉州基督教墓、伊斯兰教墓、印度教墓及福州琉球国墓等墓碑具有特殊价值。

  文字石刻以文字为传达手段,以标示、纪功、旌表、纪事、纪念、告示、传播等目的。一方面具有艺术价值,是福建地方书法艺术宝库。另一方面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内容包罗万象,诸如政治军事、地方开发、社会治理、经济交通、文化教育、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是了解福建古代地方社会的绝佳材料,特别是涉及海洋开发、海洋贸易、海禁海防、闽台关系、茶事、民间信仰、外来宗教等石刻,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向来为史家所倚重。

  立体石刻是在自然崖壁或利用石料雕刻三维立体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摩崖造像、石雕等。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宗教石造像、墓葬石雕、民俗石雕等。其中,福建宗教石造像极具地方特色,以佛教为大宗,还有清源山老君岩石造像为代表道教石造像,有以晋江草庵石刻摩尼光佛造像为代表的外来宗教石刻,有广利尊王、泗洲文佛、魁星、石仙、平石将军、土地神、裴仙公等众多民间信仰石造像,反映出福建社会及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

  福建佛教石造像起于何时何地尚不明确。根据文献及考古资料,佛教最迟于公元3世纪传入福建并建立寺院,4世纪墓砖出现佛像僧徒图样,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郑生“以堂居僧像佛”。8世纪佛教石造像有零星发现,福州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摩崖造像是欧阳詹(755—800年)《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记述的唐天宝八年(749年)乌石山雷劈石佛,其次为唐大中六年(852年)的瑞迹寺白佛,均见载于《淳熙三山志》。10—14世纪,即闽国宋元时期,福建佛教石造像进入兴盛期,福州、泉州、漳州等沿海地区分布较多、规模较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全部福建佛教石造像,包括清源山石造像群、西资寺石佛造像、南天寺石佛造像、魁星岩摩崖造像、栖云洞造像、瑞岩弥勒造像等,都是该时期作品。大体来看,福建佛教石造像早期以释迦牟尼、弥勒、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等为主,后期除了弥陀、弥勒等造像,多见观世音、罗汉造像,兼有藏传佛教风格造像,反映了500年间福建石雕艺术、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流变,也直接反映了福建佛教信仰时代特征的演变。

  “镌之玄石,传诸不朽。”福建的石窟寺及石刻虽非旷世奇迹,但是福建人民的岩石艺术,是刻在岩石上的福建史记,承载着福建的思想文化基因,值得我们世代守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