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物·矗立之美】于碧瓦朱檐中寻找古代建筑的智慧与美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4-08-07 09:01

 

  时光流逝,抚平了早期人类的许多伟业,或吹散于长空,或湮没于烟尘,遗留下来的部分,多数成为我们概而称之的古遗址、古墓葬等地下埋藏,少量史迹则突兀地留存于地表之上,或为城垣城楼,或为宅第民居,或为坛庙祠堂,或为学堂书院,或为高塔、长桥、堤堰……它们经历过了数百上千年的风雨,却仍然以令人惊叹的外在张力与内在伟力,倔强地挺立于地平线上,造就出我们至今尚可触摸、感知的各类建筑具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中,将不可移动文物具体分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在古建筑一项中,又有传统建筑与非传统建筑两大体系,其中传统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大致区分为城垣城楼、宫殿府邸、宅第民居、坛庙祠堂、衙署官邸、学堂书院、驿站会馆、店铺作坊、牌坊影壁、亭台楼阙、寺观塔幢、苑囿园林、桥涵码头、堤坝渠堰、池塘井泉等类型。

  由于福建地域之内少见宫殿、礼制、陵墓之类,故在类型区分上,以城垣关隘、宅第民居、坛庙祠堂、学堂书院、桥梁塔幢为主,以及一定数量的会馆、牌坊、亭台、陂渠、井泉等。

  往事越千年,福建的各类古代建筑经历沧桑而留存至今,因其数量之稀少而堪称凤毛麟角,更因其所含的岁月印记而倍显珍贵,也促使我们去认真地观察比较、分析研究,获知这些古代建筑的分布规律与工艺特征,以及反映于其中的社会发展的真实印迹。

  形成于汉唐 

  福建东临台湾海峡,境内山峦遍布、溪流纵横,位于南、北、西三面省际分水脊,均为中国大陆东南方向的最高山系。地理、气候的相对孤立以及地势条块的明显分割,使福建的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也使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相对稳定,造就了福建古代建筑与中原建筑之间显著的地域差异。

  福建本土建筑受到不同时期北方族群阶段性大规模涌入的影响,其间既有早期来自中原的农耕文明,又有后期海洋文明的持续冲击,外来因素与当地固有的环境、气候相适应,于不间断的筑室劳作之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在接受并融合外来影响的同时,形成了各类完美又独特的区域性建筑类型。

  福建早期的历史建筑,往前可以追溯至史前遗留的各类居址、堑壕等建构遗迹;到闽越时期,虽然文献方面有关建筑的记载仍然简单,但经过多年考古发掘,显现出来的城址、宫殿等平面格局已相对清晰;汉唐之际,随着地方政权与儒释道信仰的加强,在福建留下一定数量的石构建筑或基址,木构建筑中年代最早的,当属北宋时期的福州华林寺大殿。除此之外,还有标志着“惊世之功”的石塔、石桥、石陂以及部分残留的建筑石基座等,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复原早期建筑的重要实例。

  福建建筑与北方建筑相比,在建筑手法的发展演变上存在着相对的“滞后”,因而有人将福建传统建筑比作华夏古代建筑的“活化石”,保留了许多中原地区消失不见的早期手法。如华林寺大殿在两山中柱铺作所用的长达两椽架的大昂、单栱素枋重复叠置的扶壁拱、前后檐及两山方向普遍使用丁头拱等,这些做法在日本法隆寺金堂(607年)、唐招提寺金堂(750年)等建筑中均有,而在国内现存最早的南禅寺正殿、佛光寺大殿中却已找不到遗留了。

  成熟于宋元 

  福建的木结构梁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内柱升高,梁尾入柱构成垂直的横向承重体系,但其柱间又有重叠多层栱、枋而构成的槽,特点介于厅堂型与抬梁型之间。福建的小式建筑基本上均为穿斗式构架,其特点是沿房屋进深方向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通过对散落于福建各地早期建筑实例的系统调查、取证与研究,再与北方相关案例及宋《营造法式》等文献记载进行比对,有助于我们对福建地方早期建筑营造技法形成与发展各阶段的清晰认识。

  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进了福建经济的外向发展,各地建筑面貌在进一步融合的同时,呈现出更加欣欣向荣的一面。与此同时,由于外来因素的多样化,福建建筑中的地方做法日益显现,为赋有本土符号与式样的闽系建筑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宋代福建尚存至今的木构建筑较少,主要有莆田荔城的元妙观三清殿、福州罗源的陈太尉宫大殿、福州永泰的名山室祖师殿等;但这一时期的石构建筑却成就非凡,保存下来一大批影响巨大的石桥、石塔及石仿木建筑等。

  福建地处山区,沿海亦盛产花岗石,自古以来石头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在宋元时期,石构建筑更是成为最广泛的存在形式,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石塔、石经幢、石桥和石牌坊等。著名的石塔如莆田的释迦文佛塔、泉州开元寺双塔及宝箧印经塔、晋江关锁塔,经幢如漳州的塔口庵经幢,石桥如洛阳桥、安平桥、江东桥等,无不是同类建筑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宋代石构建筑的多样式和它们在造型艺术及结构技术方面的成熟度,说明了福建古代工匠对石构件的运用,在入宋之后已经达到了驾轻就熟的完美程度,虽然它不可能扭转我国以木构建筑体系为主导的总趋势,但它们曾经的灿烂与辉煌对我国古代石塔、石桥的技术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福建古代建筑的最大亮点之一。

  完备于明清 

  如果说唐宋时期的福建早期古建筑表现出来的是点与线的发展脉络,那么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保存至今的建筑数量明显增加,已经显示出各类型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的分区体系及发展演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将福建的古民居区分出闽东区、闽北区、闽西区、闽中区、闽南区等五大区系类型,虽然不同区系的形态分区并不能够在地图上以线条简单分隔,其差异之处也不能用文字笼统概括,但这种差别却是客观存在,并与当地深厚的历史及人文内涵息息相关。

  福建的民居建筑主要为井院式,即各类建筑以天井为核心围合兴建,由此,前后各进厅堂的前立面也就成为建筑内部形态最重要的表征场所之一。从实际情况来看,福建各地厅堂的前部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中闽东在厅堂的前部加以游廊,闽北檐廊高挑,闽西檐廊低矮,闽中多做层楼前伸,闽南则设置相对独立的步廊。因此,檐廊类型的不同,可以成为我们对福建古民居进行区系划分的因素之一。此外,通过对于建筑整体外观、平面格局、门楼形态、梁架结构、檐廊类型、厅堂布局、内部装修与装饰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量,也有助于民居建筑各分区体系的标准设立。同样,不同区域范围内明清时期的寺庙、桥梁、路亭以及特定类型的土楼、土堡等各类建筑,也会展现出不尽相同的区域特征。此外,还需要对各地的建筑技艺与匠师传承等加以深入地发掘,才有可能对数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福建明清建筑的清晰、完整而全面的认识。

  研究显示,闽东、闽北、闽中、闽西及闽南西部山区所流行的灰砖或夯土墙与木结构相结合的民居类型,反映出当地早期穿斗式民居在灰砖技术发展之后的延续;而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福清、莆仙和闽南沿海发展起来,占有统治地位的红砖红瓦建筑。这些建筑以红砖砌墙,红瓦铺顶,屋面举架较小,正脊却有着明显的曲起;正脊的两端多用燕尾,垂脊则饰以卷草。其色调华丽、装饰繁复、形象夸张,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的简洁、淡雅、藏拙风格形成鲜明反差。

  福建土楼,被称为“世界建筑之瑰宝”,其生成的原因及其渊源关系至今仍不能有圆满的解释。土楼是福建民居中最典型、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特指用夯土墙承重的规模巨大的群体楼房住宅,类型主要有五凤楼、圆楼、方楼等。每一类型中又可以衍生出许多的变化,如五凤楼中的“三堂两横式”“三堂四横式”,圆楼和方楼中的内通廊式、单元式等。每种土楼都可以向外自由延伸、扩展,或多个土楼相互连接,形成变化多端、丰富多样的土楼景观。土楼之外,还有土堡、庄寨、围垅屋等一系列的防御性民居建筑,凸显出明清时期福建山区严峻的治安形势。

  同样出众的,还有福建的风雨廊桥,如武夷山的余庆桥等,其拱架构造酷似《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以大圆木为拱骨,通过直线的交叉、连接,叠合出优美的曲线。

  福建古建筑受山水地形、历史发展及方言差异等诸多影响,各地的建筑形态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正所谓“东、西、南、北、中,面貌各不同”。建筑上的差异,既体现为外观色调的不同,也表现为建筑手法与内部结构的差别;而在独特性和多样性之中,又蕴含着许多的共性。正是由于这些多样的“个性”与“共性”,决定了福建古建筑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风貌,也就有了以下这些弥足珍贵的建筑遗产,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清晰、令人心跳的“矗立之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