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物·彼岸烟尘】古墓葬篇(一)
来源: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4-07-30 16:42

 

浦城土墩墓群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

 

浦城管九鹭鸶岗土墩墓远景

 

 

麻地尾2号墩1号墓全景

 

 

麻地尾10号墩1号墓全景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和浦城县博物馆联合在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西侧的相关地段对部分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33个土墩,计47座墓葬,其中一墩二墓的6墩、一墩多墓的1墩,其余为一墩一墓。墓葬形制可分为平地掩埋、长方形浅坑、带墓道竖穴土(岩)坑3个类型。共出土遗物280余件,其中原始瓷器67件,主要器形有豆、罐、尊、瓮、簋、盂、碟等;印纹陶器146件,主要有罐、簋、豆、尊、盅等;青铜器55件,以短剑、矛为主,还有戈、锛、匕首、刮刀、镞及尊、盘、盅形器等;此外还有玉管饰和石器各7件。

 

 

原始瓷罐

 

 

印纹陶盖罐

 

陶豆

 

麻地尾10号墩1号墓出土青铜剑、青铜锛

 

   参考碳-14测年数据,这批土墩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夏商时期,均出土黑衣陶器和软陶器;第二、三期分别为西周和春秋时期,其中部分墓葬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过渡状态。

浦城管九土墩墓群,是福建首次发现的土墩墓群,填补了中国东南地区土墩墓分布区域的空白,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武夷山崖墓群 

青铜时代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武夷山悬棺(邱汝泉 摄)

 

   武夷山崖墓群位于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两岸山峰和山北景区内。现存的地点近20处,棺木数量约20具。武夷山崖墓是形似江南乌篷船的木棺,也称架壑船、仙橹、仙舟、敞艇、仙人屋、金棺材、仙船、沉香船、船棺等,是武夷山古闽族先民的一种葬具。船棺的形状与独木舟相似,分底、盖两部分,全长3~5米,整木刳成,上下套合,前高而宽,后低而窄,两头起翘如船形。

 

 

武夷山悬棺(邱汝泉 摄) 

 

   武夷山崖墓的埋藏方法,置于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之上,一是利用自然洞穴数量放置;二是利用岩石的自然裂隙或互相邻近的两个断崖之间架设板块,置棺其上,远望或隐或现,疑是“仙人葬处”,故一般称为崖墓,又因可望不可即,突出悬置半空的特点,也称为悬棺葬。

   根据古代志书记载与现代科学考察资料,崖墓棺木的形制以舟船形的居多,长方形或圆形的较少。但无论形制如何,均采用质地坚硬的优良木材如楠木等制作。随葬品有竹木、陶瓷以及青铜器等,但由于年代久远或历史上遭受人为破坏的原因,这些随葬品已经不容易被发现了。棺木存放的数量,依岩洞或裂隙的大小,或一棺,或数棺,或不暴露,或延伸于洞隙,临溪水或地面的高程都在20—50米。武夷山崖墓群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