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今日开幕,为何在福州?
信息来源:凤凰网旅游 发布时间:2021-07-16 15:40
字体:

  

   

  在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一场世界遗产的盛会蓄势待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今日(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开幕式后,将转为线上举行,这是教科文组织历史上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这是继2004年在苏州举办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后,时隔17年又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

   

   

  受疫情影响,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是一次加长版的会议,将审议2020年和2021年两个年度的世界遗产项目,包括45项《世界遗产名录》待审项目和258项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大会还将审议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上有望再添一颗璀璨明珠。世界遗产委员会还宣布,受气候变化影响,大堡礁珊瑚显著减少,考虑把澳大利亚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据了解,大会召开期间,还将有“寻梦坊巷”三坊七巷沉浸式演出、“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发布仪式、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协同保护边会等。三坊七巷沉浸式演出作为大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文世遗、数字世遗、绿色世遗”为核心表达,以福州元素为点、三坊七巷为线、遗产大会为面串联成立体独特的演艺内容。演出内容包含了朗诵、音乐、光影、舞蹈、戏曲,重点展示王审知、蔡襄、张伯玉、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严复、林觉民和冰心等福州历史人物,着力还原古代里坊制度,重现明清社会闽都民俗、文化生活场景和商业发展氛围。

   

   

  世界遗产大会全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976日,共有55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3处,世界自然遗产1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作为大会的举办地,福州拥有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在1986128日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三山两塔一条街的古城格局保留至今,孕育出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7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4处,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福州的城市文化基因,也是福州得以传承的历史文脉。

   

   

  福建是文化大省,世界遗产大省,生态建设成就全国第一:拥有武夷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永定土楼文化遗产,泰宁丹霞自然遗产,厦门鼓浪屿文化遗产,宁德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福州茉莉花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一大批优秀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是福建的省会中心城市,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福州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同时也是重要文化中心,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福州是国务院19845月首批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祖国大陆离台湾省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对台文化、经济、民间交流合作最重要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福州持续对文化遗产进行全域性、连片式保护修复,先后修缮重点文物180多处,古建筑、历史建筑1300多处,打造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261条传统老街巷,既赓续了文脉,也留住了乡愁。福州市中山路开街整治提升于201910月启动,拉开了福州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与传统老街巷的序幕。街巷维持百年前的格局,但马球场遗址重见天日,中山堂前广场活化为文创集市,中山堂的粉墙、栏杆与骑楼等建筑元素,与广场上新建的影壁、围墙、护栏等一再呼应,尽显南洋风与中国风的融合。

   

   

  在努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同时,福州还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行活化保护与有序传承。全市现有18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曲艺、民俗等多个方面。为了因地制宜、创新开展非遗进古厝”“非遗进校园等活态传承工作,福州市先后颁布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十条措施》等地方性法规与文件,形成制度保障。全市13个县(市)区坚持在古厝或历史文化街区长期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以此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在闽江大学、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院校开设寿山石雕、闽剧、评话、伬艺、软木画、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非遗专业,培养学生7000余人,强化了非遗校园传承。

   

   

  福州不但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持续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拥有福建大剧院、福建会堂、福州大戏院、福州工人文化宫、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场馆,硬件设施完备。福州已经先后成功举办多场国内国际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办会经验。福州还于前年与去年先后举办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并举办中国世界遗产高峰论坛,汇聚并展出来自世界各地逾千家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企业,传统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及艺术作品。

   

   

  福建作为世界遗产大省,拥有众多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武夷山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9121日评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20087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产生于宋朝,明清朝时期逐渐成熟并延续至今,是客家人聚居较多的地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冬暖夏凉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还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南靖土楼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主要景点有最高的土楼——长教和贵楼、最大的土楼——书洋顺裕楼、最小的土楼——南坑翠林楼、保护最完好的土楼-梅林怀远楼、最奇特的土楼-田螺坑土楼群。

   

   

  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历史悠久,千姿百态,种类繁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主要景点有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公主-振福楼、最古老的馥新楼等。

   

   

  泰宁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宁丹霞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201082日,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和贵州赤水等6个提名地组成。泰宁丹霞是中国亚热带湿润区青年期低海拔山原——峡谷型丹霞的唯一代表,是中国丹霞从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地貌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鼓浪屿在2017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见证,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现代生活品质。鼓浪屿的发展是体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现代人居理念的独特示范。鼓浪屿反映出中外多元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真实且完整地记录了其曲折的发展进程和生动的风格变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变革时代的历史。鼓浪屿的发展清楚地记录了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记录了从海外归来的闽南人民开展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点。鼓浪屿例证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共同发展的历史,为中国和其他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关信息

福建省文物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大厦6层 福建省文物局

网站主办单位:福建省文物局 联系方式:0591-87505960 传真:0591-87118173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3 闽ICP备08010783号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 35012044029-00001号